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我院普通外科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取得良好效果

时间:2012-09-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特别方便,连游泳都不受影响,太感谢你们啦!”——刘女士来我院复查时提起用了半年多的“输液港”时欣喜地说。

  现年35岁的刘女士是一位乳癌患者,为使其避免后期化疗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我院普通外科李芳主治医师的建议下,她在乳癌术后接受了一项名为“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小手术。通过医生局麻下不足20分钟的操作,一个“静脉港”被置入到刘女士锁骨下方的皮下组织内,随着切口的愈合,整个输液系统完全包裹在了人体组织内。之后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只需触诊定位穿刺隔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就可以在这个“港口”进行穿刺、输液、打针、抽血等操作,患者不但痛苦小而且治疗期间的活动几乎不受影响,大大提高了长期输液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效果刘女士非常满意。

  普通外科田延锋主任医师介绍,随着新的抗肿瘤药物大量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生命延长。但由于经常使用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每一次经外周血管的输液对患者来说都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目前经通常使用的PICC等输液技术,同样存在输液通路半开放、活动受限、需要频繁专业护理等问题,影响长期输液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普通外科引进在国际上广泛开展的“植入式输液港”技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目前已开展10余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全新的输液管道技术,是全植入的、埋植于人体内的闭合输液系统。它的主要操作是利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入路置入到达上腔静脉,并通过一个不足2cm的切口将注射座埋于腋下或锁骨下方软组织内。可长时间连续输液和采血,尤其适用于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完全胃肠营养以及血制品的输注。每月仅需1~2次维护,使用时间可达10年之久。对于患者来说,不但每次输液可以避免扎针的痛苦,而且输液港埋于皮下,不影响日常活动,洗澡、游泳等均不受影响;对于护理人员来说,经“输液港”输液能够有效避免高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外渗导致肢体皮肤坏死和肢体功能障碍,再也不用担心“跑针”了。可以说,该技术为长期输液患者(如长期静脉营养的老年病人、定期化疗的儿童以及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长期、安全、可靠、快捷的通道,是改善长期输液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选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