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我院儿科ICU成功开展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

时间:2013-09-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儿科ICU成功开展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再次填补了我院在危重症患儿抢救技术方面的空白。

  血压的监测分为无创血压监测和有创血压监测。通常的血压监测是无创血压的监测,利用袖带充气至一定压力时完全阻断血流,随袖带压力的减少,动脉血管呈现由完全阻闭→逐渐开放→完全开放的过程。其数值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

  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为持续性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其数值准确可靠,随时可以取值,还可以根据动脉血压波形的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收缩能力。并可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病人的痛苦。

  无创动脉血压的测量对于严重的危重患者,无法连续显示瞬间的血压变化,因此对于血压不稳定及低血容量休克的危重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尤为重要。

  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目前已成为危重患者血液流动学监测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及护理,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此项监测技术在我院儿科ICU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了我院重症患儿的监护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帮助、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o型母亲如何避免溶血
冷启刚
回答: O型血母亲可通过孕期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预防性治疗、定期监测胎儿情况等方式降低新生儿溶血风险。新生儿溶血病主要与母婴血型不合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1、孕期抗体筛查 O型血孕妇在妊娠16-20周需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若抗体效价超过1:64,提示胎儿溶血风险增加,需每2-4周复查。抗体效价升高可能与胎盘屏障功能异常、既往输血史等因素有关。临床常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监测,必要时可联合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状况。 2、预防性治疗 对高风险孕妇可考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该药物能阻断母体抗体通过胎盘。Rh阴性母亲需在孕28周和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预防Rh溶血病。中药茵栀黄口服液也可用于辅助降低胆红素水平,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胎儿监测 孕中晚期需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流速,评估贫血程度。胎儿水肿或腹水是严重溶血的表现,可能需要宫内输血。每周1-2次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宫内输血需在具备条件的医院进行。 4、分娩时机选择 轻度溶血可等待自然临产,重度溶血需在孕34-37周择期剖宫产。分娩前需备好Rh阴性血源,新生儿科医生应参与抢救准备。胎肺成熟度检测有助于判断提前分娩的安全性,地塞米松注射液可促进胎肺成熟。 5、新生儿处理 出生后立即检测新生儿血型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重度贫血需输注洗涤O型红细胞悬液,黄疸患儿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苯巴比妥钠注射液能诱导肝酶活性,帮助胆红素代谢。母乳喂养可能加重黄疸,需根据胆红素水平决定是否暂停。 O型血孕妇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流产操作,减少致敏概率。孕期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铁剂和叶酸片预防贫血。定期进行产科检查,发现胎动异常或宫缩频繁需及时就医。新生儿出生后密切观察皮肤黄染进展,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家长需遵医嘱完成后续随访,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