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口腔医院

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对头颈部肿瘤切除后遗留缺损进行修复重建并取得满意效果

时间:2012-10-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在孙长伏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完成国际仅有一篇报道、国内第一例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对头颈部肿瘤切除后遗留缺损进行修复重建并取得满意效果。

  患者为男性,54岁,以口底鳞状细胞癌为诊断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及麻醉禁忌症。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重建有多种皮瓣可以选择,目前公认的主力皮瓣是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但是采用前臂皮瓣则供区留有明显的瘢痕,并且需要从身体的其它部位取皮覆盖前臂缺损,又留有额外的瘢痕,常常等令患者难以接受,有的患者在炎热的夏天也只能穿长袖的衣服来掩盖瘢痕。而股前外侧皮瓣一般使用于大型缺损的修复重建,应用此皮瓣则术后显得臃肿,影响患者术后语言和进食。有没有能够提供类似前臂皮瓣的组织量而又能避免其供区并发症的替代皮瓣呢?这是萦绕在孙主任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问题。孙主任组织科内人员认真查阅国际相关文献,看到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文献后,他意识到这很可能就是最终选择。他带领团队亲自进行尸体解剖,多次仔细研究,确定手术方案,最终选择利用供区隐蔽、组织量充足、不引起功能性障碍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2010年9月20日,经过9小时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口底癌扩大切除,双颈淋巴清扫,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已于近日出院。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相对于传统修复重建方式最大优点是供区隐蔽,小型缺损不需要植皮,而且不牺牲下肢的主要血管,不影响下肢功能。

  此例手术的成功,是近年来通过不断总结科内多名人员外出访问研修的学习成果,结合科室自身的优势特点的背景下完成的,标志着我院利用游离皮瓣修复头颈部组织缺损的技术逐渐与世界接轨,缩短与国内先进院校差距,逐步走上自我创新之路。

医院动态

更多 >

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会议在沈阳举行

由辽宁省口腔医学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会议在沈阳金城宾馆召开,共有省内200余名代表参会,收到会议论文405篇,共有46名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邀请了亚洲口腔论坛理事长、日本齿科学会前会长、日本国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名誉教授江藤一洋先生做题为《日本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专题讲座。江藤一洋教授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日本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方法及评价体系、共用考试等,对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会议分为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会议同期还举行了口腔种植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邀请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叶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邓春富教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稚英教授、大连市口腔医院曲哲教授做了精彩的报告。我院共有5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侯志明教授、陈旭教授、马红梅副教授代表我院进行了大会专题讲座,另有10人分组发言。 通过本次会议,代表们领略到了各位专家的学术风采,了解到国内外口腔医学研究的新进展,学习了国内及省内专家的经验,并在会议中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对提高我省口腔医疗水平和学术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推动我省口腔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