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刘智胜副院长参与第3版《儿科学》教材编写

时间:2014-06-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刘智胜副院长作为小儿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应邀参与编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第3套教材《儿科学》,日前已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刘智胜副院长负责编写“细菌性脑膜炎”和“抽动障碍”两个章节,是中心首位参与医学院校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编写的编委。

  作为教育部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旨在逐步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2014年医学院校本科使用新版教材。作为非高等院校的编委参与教育部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是中心在儿科教育方面取得的一大突破,表明中心小儿神经内科学术地位得到全国儿科学界的认可,同时也扩大了中心在国内儿科领域的学术影响。(科教科)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注妇儿健康 发展妇儿影像--记第二届湖北省妇儿影像医学高峰论坛

2014年7月4日-6日,由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湖北省妇儿影像医学高峰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胎儿与小儿影像学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在我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安徽、湖南、江西、青海省等地以及湖北省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共计二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中华放射学分会全国儿科学组副组长、湖北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邵剑波教授主持。湖北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同济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胡道予教授致辞,代表湖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高度赞赏我们两院联合牵头搭建湖北省妇儿影像学术平台,充分利用我省优秀的放射影像资源,致力于发展湖北省妇女儿童影像医学事业;湖北省放射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孔祥泉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作用和意义,勉励我们要当好发展和推进我省妇女儿童影像医学的领头羊和骨干,为提高我省乃至全国妇儿影像医学专业水平作出贡献。与此同时,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王卫民院长和湖北省医学会潘旭初秘书长也来电来信表示祝贺。 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关注妇儿健康、发展妇儿影像”。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孔祥泉教授,《放射学实践》编辑部主任、同济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夏黎明教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滨滨教授,天津市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影像医学中心主任李欣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曾津津教授,上海市儿科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李玉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钟玉敏教授,成都市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宁刚教授,黑龙江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张晓凡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杨文忠主任、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王鹰主任以及我院邵剑波教授、黄穗主任等15位国内顶级儿科、妇科影像专家分别做了“心脏肿瘤MR影像学诊断、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诊断、儿童癫痫MR诊断、先天性小脑畸形的影像学表现、HRCT在儿童小气道诊断中的应用、面听神经相关疾病的颞骨HRCT和MR诊断、卵巢癌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期新进展、小儿外科急腹症影像学诊断、放射介入及药物联合治疗儿童特殊血管瘤”等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展示儿科与妇科医学影像新技术、新成果和前沿学术动态,并对临床和科研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受到到会代表一致好评,会场里不时传出阵阵赞许的掌声。 目前,我省儿童医院及各级妇幼保健院共有120余家,随着我省各地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影像学新技术新业务在广大儿科、妇科临床得以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儿科、妇科影像医生、技师急需培训。此次大会为我省乃至国内广大妇儿影像医技人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妇幼保健院、妇儿医院影像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更好地关爱妇女儿童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次成功而圆满的大会。(朱百奇 郑楠楠)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宫颈挖空细胞怎么治疗
冷启刚
回答: 宫颈挖空细胞通常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宫颈挖空细胞可能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多产多孕、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坠胀等症状。 1、物理治疗 对于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可采用激光、冷冻或电灼等物理治疗方式清除病变组织。激光治疗通过高温气化异常细胞,冷冻治疗利用液氮低温破坏挖空细胞,电灼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病灶。物理治疗创伤较小,术后可能出现少量阴道排液或出血,需保持会阴清洁,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抑制病毒复制,保妇康栓改善局部炎症,或配合服用胸腺肽肠溶片调节免疫功能。药物治疗适用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或免疫功能异常者,需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宫颈细胞学检查。 3、宫颈锥切术 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建议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或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通过环形电极切除病变宫颈组织,冷刀锥切术采用手术刀锥形切除宫颈管及病变部位。术后需病理检查确认切缘是否干净,术后2周内可能出现阴道流血,需避免剧烈运动。 4、全子宫切除术 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病变范围广泛者,可考虑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该手术通过切除子宫体及宫颈彻底清除病灶,适用于反复复发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需注意预防盆腔器官脱垂,定期复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5、定期随访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需每3-6个月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随访期间发现异常需及时阴道镜活检,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者建议每1年进行宫颈癌筛查。治疗后6个月内应使用避孕套防止交叉感染。 宫颈挖空细胞患者应避免吸烟酗酒,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叶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同房时全程使用避孕套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治疗后3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游泳,发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需及时复诊。建议适龄女性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感染。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