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中心巧用“医疗理财督导”进行“经济查房制”

时间:2014-05-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随着全民医疗保障的不断深化,各种医保、减免政策种类繁多,绝大部分病人面对繁琐报销流程和减免政策常常手足无措。随着精细化服务深入推进,服务不仅停留于态度、设施的完善,更多则是流程的持续改进。市妇儿中心为了将精细化服务落在实处,设立专职“住院理财督导员”,根据住院患者实际情况,帮助病人了解医疗各类政策待遇,以最大限度地享受各项政策福利,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同时,缓解医患双方因政策和费用造成的矛盾和服务纠纷。。

  中心于今年5月开展“住院理财督导员”竞聘,3名精通财务结算员脱颖而出,经过严格医保政策、住院医疗服务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成为“住院理财督导员”。督导员每日通过晨间交班、深入病房逐一拜访新入院病人等方式实行开展“经济查房”,凭借对医保政策、报销程序的了解和丰富经验,督导员们向患者提供多形式、更经济的住院费用结算方案,病人普遍反应良好。临床医生们也表示,武汉9个远城区,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审核资料、付费标准,各不相同。医生开药需符合当地医保用药范围,为避免超标,医生要花大量精力投入其中,但在繁重的工作中,难免出现纰漏。通过督导员提醒,病人主动“落实”身份,减少就诊询问环节,从而能集中更多精力做好诊疗工作。

  中心此举初衷是将精细化服务落在病人难点问题上,是提醒病人在入院后尽快准备各种报销资料,既能落实政府医保政策,又能为“患者省钱”,以充分体现“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同时,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步伐加快,此举为医院管理提供新思路。(院办 财务科)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注妇儿健康 发展妇儿影像--记第二届湖北省妇儿影像医学高峰论坛

2014年7月4日-6日,由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湖北省妇儿影像医学高峰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胎儿与小儿影像学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在我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安徽、湖南、江西、青海省等地以及湖北省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共计二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中华放射学分会全国儿科学组副组长、湖北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邵剑波教授主持。湖北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同济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胡道予教授致辞,代表湖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高度赞赏我们两院联合牵头搭建湖北省妇儿影像学术平台,充分利用我省优秀的放射影像资源,致力于发展湖北省妇女儿童影像医学事业;湖北省放射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孔祥泉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作用和意义,勉励我们要当好发展和推进我省妇女儿童影像医学的领头羊和骨干,为提高我省乃至全国妇儿影像医学专业水平作出贡献。与此同时,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王卫民院长和湖北省医学会潘旭初秘书长也来电来信表示祝贺。 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关注妇儿健康、发展妇儿影像”。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孔祥泉教授,《放射学实践》编辑部主任、同济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夏黎明教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滨滨教授,天津市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影像医学中心主任李欣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曾津津教授,上海市儿科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李玉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钟玉敏教授,成都市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宁刚教授,黑龙江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张晓凡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杨文忠主任、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王鹰主任以及我院邵剑波教授、黄穗主任等15位国内顶级儿科、妇科影像专家分别做了“心脏肿瘤MR影像学诊断、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诊断、儿童癫痫MR诊断、先天性小脑畸形的影像学表现、HRCT在儿童小气道诊断中的应用、面听神经相关疾病的颞骨HRCT和MR诊断、卵巢癌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期新进展、小儿外科急腹症影像学诊断、放射介入及药物联合治疗儿童特殊血管瘤”等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展示儿科与妇科医学影像新技术、新成果和前沿学术动态,并对临床和科研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受到到会代表一致好评,会场里不时传出阵阵赞许的掌声。 目前,我省儿童医院及各级妇幼保健院共有120余家,随着我省各地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影像学新技术新业务在广大儿科、妇科临床得以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儿科、妇科影像医生、技师急需培训。此次大会为我省乃至国内广大妇儿影像医技人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妇幼保健院、妇儿医院影像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更好地关爱妇女儿童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次成功而圆满的大会。(朱百奇 郑楠楠)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高,怎么回事
何洁
回答: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高可能由近期感染、既往感染、免疫反应活跃、实验室误差、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复查检测、对症治疗、免疫调节、观察随访、病原学检查等方式干预。 1、近期感染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升高最常见于近期感染后4-8周内。机体在感染后会持续产生IgG抗体,可能伴随咳嗽、低热等症状。可通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缓解气道炎症。 2、既往感染 若既往6个月内感染过肺炎支原体,IgG抗体可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时若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定期监测抗体滴度变化,避免与IgM抗体结果混淆。 3、免疫反应活跃 部分人群免疫系统对肺炎支原体抗原反应较强,可能表现为持续高滴度IgG抗体。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考虑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必要时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4、实验室误差 不同检测方法可能导致抗体假阳性,如ELISA法与颗粒凝集法的临界值差异。建议更换检测方法复查,或联合检测IgM抗体及PCR核酸确认。避免单独依据IgG抗体结果进行临床决策。 5、慢性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可能引起非特异性抗体升高。需结合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鉴别,可选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气道炎症,合并感染时加用克拉霉素缓释片。 对于无症状的单纯IgG抗体升高者,建议3-6个月后复查抗体水平,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适量增加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摄入。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肺炎进展。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