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六医院

我院召开“口服血塞通片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

时间:2010-08-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09年11月7日,武汉市科技局成果处在我院组织召开了“口服血塞通片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来自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张介眉主任医师、同济医院的张珍祥教授、协和医院的陶晓楠教授、武汉市中医医院的崔金涛主任医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刘志遐主任医师、武汉市第三医院的孙勤国主任医师、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张红星主任医师的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市科技局成果处处长桂军主持了鉴定会,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郑云,江汉大学科研处科长杜鹃,我院郭洪书记和朱岭副院长出席了会议。本项目从中西医结合出发,采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价稳定期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符合现代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外首次为稳定期COPD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新的用药及疗效评价方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研究工作报告、成果应用情况的汇报,审阅了提供的鉴定资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并建议进行更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

医院动态

更多 >

博州医院故事会 新疆湖北兄弟情

据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2014年6月2日通报,自1999年以来,湖北省共派出100多名援疆医生,支持新疆博州卫生事业发展。每一位援疆的干部都曾这样郑重宣誓:“无论任何岗位,无论任何条件,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顾全大局,忠于职守……”。那么,多年疆鄂互动中,产生了哪些感人故事?日前,湖北日报选派精兵强将组成前后方两个报道小组,赴新疆博州、荆楚实地采访。 2014年7月22日《湖北日报》04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报道中,一篇“博州医院故事会”为题的文章中,我院援疆医师李宁杰谈到:“……我去年12月结婚,今年2月援疆。记得刚到博州不几天,我刚吃完晚饭,妻子的电话来了。她说,家里煤气点不着。我告诉她先把电池拆开,再装上试试。她又问,电池在哪里,怎样拆。我告诉她灶上电池位置,怎样拧开匣口。再过一会,她说重新装了也点不着火。我说那就用煤气卡插上,看看开关,直到她在武汉家里点火开始烧水。又一天,她早上上班,出门时把钥匙关在家里。我告诉她门前水表箱里,我离开武汉时压了一张20元钞票,请她取出搭的士去我工作医院办公室里,取我放在抽屉的一把大门钥匙。这时,她在电话那头笑了。我赶忙一头扎进工作中。博州医院放射科看片量大,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于在武汉的两三天,不抓紧时间要误患者的诊治啊……”。 李宁杰是我院放射影像科青年医师,他的妻子是我院B超室医生杨萍同志。李宁杰服从组织安排,舍小家为大家,离别新婚妻子,来到了祖国的西陲边境,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2014年3月10日,这是我来博州人民医院的首个星期一,当我来到科室的时候,发现病人排队都从地下室排到了楼梯口。博州人民医院放射科由于种种原因,科室的人员配置不全,缺少放射诊断的医师,所以我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缺,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博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汉族等多个民族,语言文字的不通导致交流的障碍,所以在检查诊断的过程中有着种种不便,当我在给一位维吾尔族兄弟做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时候,由于语言的障碍,交流出现了困难,为了更好的沟通,我找来了科室会汉语的维吾尔族工作人员给我充当翻译,这使我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我们的州医院工作队队长李勇同志经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现在遇到困难时我也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援疆生活对李宁杰来说是人生非同寻常的一段经历,他远离家乡,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在全新的工作环境中努力工作,并经受住了重重考验。他不断加强学习,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尊重当地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以援助者自居,不以客人自居,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同交流本地区的多发病、常见病,抱着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援疆救死扶伤医疗卫生事业之中。 我们的援疆医生,他们爱新疆、爱祖国、爱患者、也爱湖北、爱家人;无论是坚守在平凡工作岗位上,还是肩负起党交给的任务,心中那一份神圣的责任、美好的追求、无私的奉献从未改变。 当前正值高温,我院门诊、住院病人都有增加,全院医务人员要以援疆医生李宁杰为榜样,爱岗敬业,精心诊疗,努力工作,力争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