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县医院

严重慢性病(城镇职工)大病(居民)门诊服务指南

时间:2012-05-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一、定点 将县医疗保险局出具的《严重慢性病(城镇职工)、大病(城镇居民)门诊定点通知》及时送交给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备案就诊;定点在县外医疗机构的,由本人妥善保存。

  二、时效 本通知的有效期为从签发之日起至当年12月15日止,逾期需重新申报办理,通知签发之前发生的医疗费用从个人帐户中支付或个人自付;用人单位、个人未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之前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或个人自付。

  三、机构范围 在非患者本人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及药店发生的医疗费,由患者在其门诊个人帐户中支付或个人自付,超过“六定”范围的医疗费,由患者个人自付。

  四、病种范围 治疗非鉴定病种的医疗费,在其患者个人帐户中支付或个人自付。

  五、预交个人自费 在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定点时,先由患者本人预交部分自付费用,年终结算时多退少补。

  六、药量 每次处方量和配(购)量,居住在城区(含龙舟坪镇)的患者为15日内用量,居住在乡镇的患者30日内用量。

  七、大型检查 CT、磁共振、彩超、内窥镜等特殊检查仅限于恶性肿瘤及颅脑病变指征者,检查前须按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八、结算 常年居住县外或转诊患者,在当年12月15日以前向县医疗保险局报送医疗费收据原件(手写药费收据不予报销)、复式处方(或病历)、逐次用费明细表、检查报告单复印件、严重慢性病(城镇职工)大病(城镇居民)门诊定点通知单及本人银行帐号,以备审核,逾期未送达者其医疗费在个人帐户中支付或个人自付。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生”陪看病 看病不再难

县人民医院践行群众路线—— “医生”陪看病 看病不再难 近日,在县人民医院随处可以看到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夹”的志愿者,他们忙碌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面带微笑,搀扶病人、指引路线、陪同就诊、安慰疏导……他们均来自该院各科室的在岗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为就诊的患者提供全程导诊服务。 县人民医院在此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院领导班子多方征求意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科室设置、诊疗分类更加细致,各类门牌用语又属专业用语,患者就诊时常出现不知去向,尤其是中老年、来自偏远农村的患者更感到就医困难,以往的导医人员少、专业性不强,而且仅在大厅指导为主,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病人就诊难的问题。领导班子在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迅速研究对策,决定在全院广大医务人员中发起号召,组建导诊志愿者服务队,倡导广大职工利用休息时间轮当志愿者。这一号召发起后,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现已登记在册志愿者人数近200名。同时,医院也明确了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部门和分管领导,从制度上保证这一惠民措施的长期落实,让来院的每一名患者和办事群众不再不知去向,不再感到困难。 自4月17日正式启动“志愿导诊服务”几天来,深受广大就诊患者好评,普遍反映:“有医生陪着看病,看病不仅不难了,也更加放心了。”一名多次“上岗”的志愿者医生说:当了几次的志愿者,和病人更近了,更了解病人的需要了,虽然辛苦点,但看到病人的微笑,值得!同时,志愿者们均表示,今后空闲时间一定要多参于,而且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中,也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病人、服务群众。(医院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办公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突然全身痒怎么回事
聂小娟
回答: 突然全身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蚊虫叮咬、荨麻疹、肝胆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病因排查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皮肤干燥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频繁洗澡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全身瘙痒伴细小皮屑。可使用含尿素软膏或凡士林保湿,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洗澡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每日涂抹保湿霜有助于缓解症状。 2、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或进食海鲜等致敏物质后,机体释放组胺引发瘙痒,常伴红色斑丘疹。需立即脱离过敏原,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联合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3、蚊虫叮咬 被跳蚤、螨虫等节肢动物叮咬后,毒素刺激引发全身散在瘙痒性丘疹,夜间症状加重。需彻底清洁床品衣物,使用驱虫喷雾。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合并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 4、荨麻疹 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伴剧烈瘙痒。急性发作时可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慢性患者需检测过敏原。冷敷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搔抓诱发皮肤感染。 5、肝胆疾病 胆汁淤积时胆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顽固性瘙痒伴黄疸。常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胆管结石等疾病。需检查肝功能与腹部超声,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代谢,严重者需行ERCP取石术。 日常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香精类洗护产品。记录瘙痒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皮肤破损、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到皮肤科或消化内科就诊。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定期除螨,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A、E等有助于皮肤修复的营养素。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