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中医院

一样的节日,别样的情怀

时间:2012-05-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一样的节日,别样的情怀

  ——记衡阳市中医医院工会走访护士、开展护士节活动

  衡阳市中医医院今年建院60周年,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又一个护士节之际,院工会联合院护理部开展了系列活动来庆祝护士节,让全院护士在她们自己的节日里过得更加有意义。

  一是举办中医护理基础知识抢答赛,14支临床护理代表队参加初赛,选拔出9支代表队进入决赛,在决赛现场,进行了全院职工开展向残疾人捐献一天工资的献爱心活动,共募得善款2万余元,以这种特别的活动来纪念今年的护士节,彰显中医人“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别样情怀;之后知识竞赛精彩呈现,最终九病区代表队荣获冠军,展示了护士的风采。

  二是在护士节来临前,院工会与院护理部一起深入护士这个天使群体中间,开展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她们的诉求,关心她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进医院和谐发展。走访后,院工会已将她们的合理诉求和建议进行归类整理,并作出答复、逐一落实。医院现有护士191人,其中合同制护士93人。护士是医院一支重要的队伍,尤其是合同制护士,她们全都工作在临床一线,工作辛苦、压力大,院工会特别关注这一群体,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她们解决后顾之忧,如吸纳她们加入工会组织、代表全院女职工与院行政签订专项劳动合同时尽量保障同工同酬、每年争取按一定比例转为正式编制、逐步增加职工代表比例等。通过走访座谈,更加深了对她们的了解,也让她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炊 烟)

医院动态

更多 >

招募女性混合性尿失禁受试者

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电针和PFMT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中度混合性尿失禁的比较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性试验”(项目编号:2012BAI24B01)已经启动。该课题旨在对电针治疗女性中度混合性尿失禁的疗效进行科学评估。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及青岛市海慈医院,拟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女性混合性尿失禁受试者500例。 本课题在本院预计招募35~75岁女性混合性尿失禁受试者50例,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入选条件如下: 1、大笑、咳嗽、喷嚏或行走等各种程度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漏出;停止加压动作时尿流随即终止; 2、伴有尿急的尿失禁; 3、尿失禁持续至少3个月,且近1周内平均每日尿失禁次数》1次; 4、意识清楚,能够主观表达不适症状。 5、除外伴有严重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和精神疾患者; 6、除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若您(或您的家属、朋友)符合上述条件,并愿意参与本研究,请携带相关病例资料来我处咨询报名。对初筛符合条件的患者,对初筛符合条件的患者,我们将为您提供免费治疗、免费的尿常规、尿流率及膀胱B超等检查。 就诊地址:衡阳市中医院住院部14楼 联系电话:杨医生:15802584178 胡医生:18229768960 衡阳市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 2014年3月1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