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中医院

我院骨三科一个月内成功为七名高龄患者成功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

时间:2013-06-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6月份,我院骨三科由该科主任罗焱龙主刀,连续为7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高龄、多基础疾病的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为患者置换了人工髋关节。

  据了解,当月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名患者,年龄最大的为84岁,年龄最小的为72岁,7名病人累加年龄超过500岁,且同时都患有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多种基础疾病,通过手术治疗后都顺利出院,均达到术后3-7天即下地行走的目的。病人出院后,经跟踪随访,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手术成功率与恢复速度、功能完整度均达到了病人期待的效果。

  其中84岁的李奶奶今年5月中旬在家不慎摔倒致右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其家人考虑到李奶奶年岁已高,本来就患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胆囊炎,手术风险大,请当地医生予以夹板外固定术后决定在家保守治疗。二十多天过去了,李奶奶的疼痛没有明显缓解,躺在床上完全不能动弹,日常生活起居全靠子女照顾,本来瘦弱的身体更见消瘦,由于长期卧床已经并发了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臂部出现了褥疮,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患者家属经多方打听,了解到我院骨科在关节及脊柱外科方面水平较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抬着李奶奶来到我院骨三科找到了科主任罗焱龙,经仔细询问了李奶奶的病史,通过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后,罗焱龙邀请内科医生进行了会诊,组织全科医生进行病例讨论后,一致认为如果继续为其实施保守治疗,李奶奶将长时间卧床,上述并发症不仅会继续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让其尽快下地活动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取得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同意后,罗焱龙决定为其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为其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在充分术前准备下,于6月15日为李奶奶顺利实施了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不足两小时。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李奶奶恢复良好,术后4天即能成功下地活动行走,髋关节无疼痛不适,6月25日顺利出院。

  据罗焱龙介绍,高龄患者不慎摔伤后最容易导致股骨颈骨折,继而并发股骨头坏死,骨折后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均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避免系列并发症出现,使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制定完备、科学的手术方案、各种应急预案以及严密的术后康复计划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院骨科近年来对此类病例的成功救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多个患者均康复出院说明骨科的整体技术实力达到了较高水平。(杨艳枝)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蚕豆的功效是什么
王志学
回答: 蚕豆具有补充营养、促进消化、辅助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改善贫血等功效。蚕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铁、钾等营养素,适合多数人群适量食用。 1、补充营养 蚕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每100克蚕豆约含8克蛋白质,可作为素食者优质蛋白来源。其维生素B1含量较高,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钾元素对调节血压有一定帮助。 2、促进消化 蚕豆中膳食纤维含量达到每100克约5克,可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所含低聚糖能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增殖,但消化不良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腹胀。 3、辅助调节血糖 蚕豆的升糖指数较低,其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研究表明蚕豆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发挥降糖作用,糖尿病患者可适量替代部分主食。 4、保护心血管 蚕豆所含的皂苷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叶酸可减少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的损伤。钾镁协同作用能调节心脏节律,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5、改善贫血 蚕豆是植物性铁的良好来源,每100克含铁2-3毫克,与维生素C同食可提高吸收率。其所含铜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但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应禁食。 建议将蚕豆作为均衡饮食的组成部分,每周食用2-3次,每次50-100克为宜。新鲜蚕豆需充分煮熟,避免食用未成熟豆荚。蚕豆过敏者、蚕豆病患者及严重肾功能障碍者应避免食用。储存时注意防潮防霉变,发芽蚕豆不宜食用。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提高铁吸收率,与谷物同食能实现蛋白质互补。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