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族中医院

春夏之交气候多变 慎防婴幼儿肺炎频发

时间:2013-04-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春夏之交季节更替,天气多变,空气湿度大且昼夜温差也较大,使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支气管肺炎高发,免疫力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成为了肺炎的高发人群。

  专家介绍,肺炎是一种常见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治愈率显著提升,这使很多市民对它不当回事。其实,肺炎在目前仍不可小视,它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儿童得肺炎,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小感冒不注意,未及时治疗后转成肺炎,另一种是直接感染的肺炎患儿。婴幼儿患肺炎的症状不像成年人那么典型,看上去只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就是肺炎,而肺炎患儿一旦耽误治疗,是很危险的。

  从目前儿科的临床诊疗资料来看,这段时间的支气管肺炎主要是病毒感染,甚至是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该病发展快,易反复,即使住院经积极治疗,患儿肺炎恢复仍不理想,短则7天,长则14天,个别甚至20多天。专家提醒,预防支气管肺炎,家长要给孩子及时增减衣物,并减少去密闭公共场所的机会,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家人有感冒需要及时隔离,个别体质差的患儿需要进行免疫增强的相关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

州中医院 过敏性鼻炎患儿增多 易误当感冒治

近期州民族中医院五官科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共接诊过敏性鼻炎患者400余名,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儿童。这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以上。该科副主任医师王小华告诉记者,该病很容易被家长误当成感冒治。 王小华医生介绍,许多父母认为孩子流清鼻涕、打喷嚏就是感冒,到儿科就诊或自购感冒药治疗。感冒药中常含有抗组胺药,所以服用后症状也会有所缓解,但因为治疗不规范,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经正规的检查,过敏性鼻炎患儿一般有流清水样涕、鼻塞、喷嚏等症状,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鼻腔检查可见鼻腔黏膜苍白,水肿,水样分泌物;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阳性。患过敏性鼻炎的患儿要规范治疗,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 王小华医生提醒家长,过敏性鼻炎患儿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宠物,羽毛、花粉等;做好室内环境控制,如经常通风,被褥衣物保持干燥,不使用地毯等;对季节性发病的患儿,需在季节前2—3周预防性用药;中药口服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对控制症状和减少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很好的疗效。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疼痛如何治疗
邵自强
回答: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微创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通常由血管迂曲、动脉硬化、局部解剖变异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阵发性剧痛、面部麻木或咀嚼困难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片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疼痛,适用于轻中度发作。加巴喷丁胶囊可调节钙通道功能,对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效果显著。普瑞巴林胶囊能减少中枢敏化,但需注意头晕或嗜睡等不良反应。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 2、微创手术 微血管减压术是根治性治疗手段,通过垫开压迫神经的血管,长期有效率较高。经皮球囊压迫术适用于高龄或基础疾病多者,创伤小但可能复发。手术前需完善头颅MRI和血管成像评估压迫位置,术后需监测脑脊液漏或听力下降等并发症。 3、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可减少疼痛触发,冬季外出建议佩戴围巾。选择软质食物减少咀嚼动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以防血管扩张。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神经兴奋性,疼痛发作期可采用半流质饮食。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低频脉冲电刺激通过闸门控制理论抑制痛觉传导,需连续治疗数周见效。热敷患侧面部时温度不宜过高,每次控制在15分钟内避免烫伤。 5、中医调理 针灸取穴以合谷、太阳、下关为主,配合电针增强镇痛效果。川芎茶调散可活血通络,但阴虚火旺者慎用。艾灸风池穴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灼伤皮肤。中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患者应建立疼痛日记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就诊时携带影像资料供医生参考。急性发作时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避免用力按压痛区。长期未缓解或出现视力变化、持续呕吐需急诊排除颅内病变。康复期可练习面部肌肉放松操,每日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