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惠爱医院

我院李海燕医生荣获荔湾区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好讲师演讲比赛三等奖

时间:2014-08-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艾滋病,作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据了解,全球每天有7000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率递增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国家卫生和计生委于2012年出台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要求各级部门认真做好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2014年8月4日下午,由荔湾区卫生局组织的主题为“消除歧视,共抗艾滋”竞赛活动在荔湾区东?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顺利举行。我院李海燕医生参加了此次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好讲师活动,经过与31间医疗单位参与人员的激烈角逐,李海燕医生通过良好的演讲表现,荣获了此次演讲比赛的三等奖。

  通过前期参与荔湾区疾控中心组织的知识讲座的学习和这次的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我们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它是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分别是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而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交谈、共用工具和办公用具等不会造成感染。

  做好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一直是我院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遏制艾滋病流行蔓延,营造一个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环境,国家还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为艾滋病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消除社会歧视、偏见,关怀和尊重艾滋病患者,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利氛围。

  让充满爱心的红丝带,飘扬在社会各个角落,让我们携手同行,共抗艾滋,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