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二科成功救治26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时间:2014-01-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神经外二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年仅26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患者黄某,在洗澡后突然昏迷,左侧肢体偏瘫,急送我院进行紧急救治。入院后,经头颅CT检查提示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约20毫升,随后出血量逐渐增加到60多毫升,危险在步步逼近。为了挽救年轻的生命,神经外二科主任杨少伟在组织专家进行详细病例分析后,急诊为患者实施了开颅手术,目前患者已转危为安,正在康复中。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中老年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导致年轻人患高血压的机率也越来越高。研究显示,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比例是正常人的3倍多;中度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患高血压的肥胖者容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其受损的脑血管如同锈迹斑斑的水管一样又硬又脆,容易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脑出血而危及生命。

  杨少伟主任提醒大家:除了中老年人,年轻人也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锻炼,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禁烟、少酒。如果患上高血压,应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脑出血的发生。

医院动态

更多 >

院党委组织召开反腐倡廉与干部学习培训专题会议

8月29日下午4点,院党委在行政五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反腐倡廉与干部学习培训专题会议。会议由纪委书记陈立主持,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和护士长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上,陈立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了8月20日《陕西日报》关于省委严肃处理西安市有关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通报和评论员文章《八项规定的高压线不可触碰》,并认真学习了市委书记姜锋在市级部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宣读了院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的通知》。 接下来,党委书记兼院长张永利从五个方面做了讲话。一是半年工作总结暨经营运行分析会召开以来的这段时间,全院干部职工努力工作,稳病员、保增长、促发展,医院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二是严格按照上级安排、规定动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三是对护士长以上管理干部轮训工作,要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通过干部轮训找差距、开眼界、变观念、转作风、学方法、担责任,确保轮训活动取得实效;四是关于医院行风建设,要自觉遵守“八项规定”、“九不准”和反腐倡廉相关制度规定,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五是希望全院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奋力拼搏、一鼓作气,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最后,与会人员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小官大贪—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管科原科长侯福才贪腐警示录》。侯福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化堕落、沦为罪人的人生轨迹带给参会的全体党员干部强烈震撼,大家深刻体会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意识,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家表示一定要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慎独、慎初、慎微,决不让侯福才的人生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肯尼迪病与运动神经元病的区别有哪些
邵自强
回答: 肯尼迪病与运动神经元病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和遗传方式。肯尼迪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而运动神经元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多种类型,多为散发性或常染色体遗传。两者在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 1、病因差异 肯尼迪病由X染色体上的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引起,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突变、环境因素和氧化应激等,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约10%为家族遗传性,90%为散发性病例。 2、症状表现 肯尼迪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和延髓症状,常伴有男性乳房发育和生育能力下降等内分泌异常。运动神经元病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为例,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出现肌无力、肌束震颤和锥体束征,但无内分泌系统异常。 3、发病年龄 肯尼迪病多在30-50岁发病,进展相对缓慢。运动神经元病发病年龄范围更广,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常见于40-70岁,进展速度因人而异,部分类型进展迅速。 4、遗传方式 肯尼迪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多为携带者。运动神经元病中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散发性病例无明确遗传模式。 5、预后差异 肯尼迪病患者生存期通常较长,可达数十年,主要死因为呼吸衰竭。运动神经元病中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在3-5年内因呼吸肌麻痹死亡,但部分亚型进展较慢。 对于疑似肯尼迪病或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进行基因检测和肌电图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保证营养均衡,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必要时使用呼吸辅助设备改善生活质量。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