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人民医院

烤火引发惨剧 新婚夫妻一氧化碳中毒

时间:2014-01-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天冷时,密不透风的卧室内有人用木炭烤火,不料,悲剧就此发生。1月20日,红塔区一对新婚不到两个月的夫妻在室内烤火取暖,后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目前女子朱玉已经清醒,不幸的是,男子李文林左腿因严重烧伤已经高位截肢,尚未脱离生命危险。记者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获悉,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26日,急诊二区已接收了8例因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用煤炭等烤火时不注意通风所致。

紧闭门窗烤火酿悲剧

  据朱玉的母亲介绍,1月20日下午2点多,李文林和朱玉要到大营街做客,由于距离吃饭时间还早,他们两人便到家里休息。下午5点半左右,自己下班回到家,刚打开家门就发现一个门窗紧闭的卧室里传来一股浓烈的烧焦了的味道。因卧室门窗敲不开,她赶紧找来钥匙打开房门,不曾想眼前的一幕吓坏了她。“只见李文林躺倒在火盆上,左腿已被烤得不像样了,我女儿朱玉睡在床上一动不动,屋子里有炭和烧焦了的味道。”朱玉的母亲告诉记者。

  随后她赶紧找人将李文林和朱玉送到市医院抢救。由于李文林烧伤得太严重,当晚直接转院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朱玉已经恢复了意识,暂时在市医院住院观察,但李文林却因左腿烧伤严重已经高位截肢,生命垂危。

  当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26日,记者在市医院见到了已经恢复意识的朱玉。据朱玉讲述,20日下午3点左右,她和李文林准备在卧室里小憩一会,由于天气太冷,二人便用洗脸盆大小的铁盆装了一盆木炭,点燃后端到了卧室内。为了让房间尽快暖和起来,他们将门窗紧紧地关了起来,随后二人便躺在床上睡了起来。“后来我就没意识了,醒来之后我已经躺在了医院里,医生说是一氧化碳中毒。”朱玉告诉记者,他们之前并不知道用木炭、煤炭烤火会中毒,也没有开窗通风的意识,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悲剧。

同村人自发捐款

  “他们也是疏忽大意啊,以后这两口子该怎么办?”据李文林的姐姐李凤介绍,李文林今年24岁,1个多月前刚跟朱玉结婚,由于没上过学,李文林平时以喷漆等零工为生,而朱玉在一家超市里打零工。本想着今年弟弟结了婚有了奋斗的动力,生活会慢慢好起来,没想到现如今会因为烤火而让他在生死边缘挣扎。“我妈妈双腿残疾,现在我弟弟又因为这样,也落下个残疾,我爸今年都快70了,以后我们这一家该怎么过?”李凤说。

  据了解,听说李文林一家的情况后,金家边3组的同村村民自发捐款。“他家生活也困难,现在手术需要一大笔费用,我们村小组的人自己组织,捐了5087.5元,希望能帮助他家渡过难关,同时也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帮他们一家。”金家边3组村民钟树芬说。

近两月收治8例一氧化碳中毒者

  “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26日,我们急诊二区已经接收了8例因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用煤炭等烤火时不注意通风所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李应华介绍。近两年来玉溪因生火取暖中毒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在一些砖混结构的新房子里。“比起土坯房,农村里新建的砖混结构的房子通风性更差,所以在这类房子里用煤火取暖更要注意通风。另外,密闭的汽车内如果开暖气时间太久也应该开窗子通风,否则也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李应华提醒。

  据了解,轻微的煤气中毒有头昏、脑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一经发现,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重度中毒者会失去知觉,出现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出冷汗和血压下降等状况,此时应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用煤火取暖,必须适当保持室内通风,每隔一小时打开窗户通风15分钟后再关窗,入睡时必须熄灭煤火。

编辑:李艾丽

医院动态

更多 >

走好为群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在红塔区洛河乡把者岱村委会启动   到乡村义诊,为群众送去健康福音。   深入社区为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进行健康体检 本网讯 为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相关工作,玉溪市人民医院于今年5月份起开展了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合理用药宣传、高龄老人及长期卧床病人入户体检等一系列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通过有方案、有组织的党员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义诊:送医到群众“家门口” 5月23日,市医院外一党总支组织专家一行40余人到小石桥乡三个村委会义诊。今年56岁的王增寿是小石桥村5组人,在山上养蜜蜂的他听说市医院的医生到乡里搞义诊,一大早就从山上下来,赶了十多里路到乡里看病。他说平时血压高,就想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乐观的他笑呵呵地说:“这个年纪的人了,最应该检查,有个什么问题好赶紧治,没什么问题那是最好的。平日里上市医院看病,很挤,要排很长的队,现在市医院的专家直接到家门口看病,真好!” 7月10日,由市医院主要负责的我市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在红塔区洛河乡把者岱村委会正式启动。当听说市医院的专家到家门口义诊时,洛河乡把者岱村民张阿姨一大早就来接受脑卒中筛查。“我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以前也曾去市医院瞧过,但是太挤了,今天医生到家门口看病,真好!”对高血压的危害,张阿姨多少有些了解,该村曾有两个村民因高血压引发脑卒中,最终一死一瘫。因苦于进城就诊不便,她到现在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筛查。通过此次筛查活动,张阿姨了解到,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在红塔区慢性病死亡人数中已经占到23%,同时她还了解到,脑卒中并不可怕,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防可控的。 通过此次活动,160余名40岁以上的把者岱村民接受了脑卒中免费筛查和义诊。接下来,市医院还将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相应的干预、引导、治疗,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应该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仅是市医院走好为群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万花一簇。为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相关工作,医院已在洛河乡、小石桥乡、北城街道和新平县水塘镇、戛洒镇开展大型义诊活动,让11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诊。 健康知识讲座:增强群众对疾病的认知 5月23日,市医院内科一党总支在职党员为聂耳社区居民送上了一堂既实用又有趣的健康知识讲座。 讲座中,心内科护士长王劲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群众介绍了高血压病的产生、预防及治疗;肿瘤科护士长速凤媛则临床联系生活,向社区群众讲解了癌症初筛的方法,在消除群众“谈癌色变”的焦虑之时,教会他们一些简单易学的自检方法,让他们能够通过简单便捷的途径守护健康。 同一时间,市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李润明、妇产科主任医师马丽红也在小石桥乡为当地妇女开展了两场高水平的妇女疾病防治方面的健康讲座。 4月22日,内科二党总支到珊瑚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肾内科护士长高秀芳把自己多年来在临床和护理上的实践经验制作成PPT,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到场的80多名老人一一解答了如何走出降压误区、如何监测血压、如何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如何控制体重、如何合理膳食等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主治医师赵艳红则以一张奔跑的小人动画,引出尿急、尿频、尿痛膀胱刺激症状,讲述了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市医院已开展了10余场次健康知识讲座,内容涉及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癌症的预防及初筛、脑卒中的危害及预防等诸多方面。健康讲座以图文并茂、声色结合的方式为社区群众送去了健康的福音,增强了群众对疾病的认知,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合理用药宣传:让群众更加安全有效地用药 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了让群众更加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市医院在开展义诊及健康讲座的过程中积极做好合理用药宣传。 5月23日,由医院内、外、妇科等科室50多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在副院长蔡德芳的带领下,到小石桥乡玉苗、响水、小石桥三个村委会进行义诊。 义诊刚刚开始,71岁的彝族大妈张慧英就提着一塑料袋药找到正在进行用药指导的医生张晖。“我有高血压,今天就是想让医生帮我看看我吃这些药对不对?”张大妈告诉记者。 在仔细查看后,张晖医生把张慧英的药进行了分类,并给她免费开了两种药,并对用药方法进行了耐心叮嘱。 除了在义诊现场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外,市医院还给到场群众发放了一份由医院自行创作的合理用药宣传漫画。该宣传漫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抗菌药物应用的六大基本原则,提醒群众在用药前要注意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同时,对孕期、哺乳期妇女的用药禁忌,药品的日常存放等都作了详细介绍和说明。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市医院已发出合理用药宣传漫画800余份,通过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宣传方式,让更多群众认识和了解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健康体检:让高龄老人及卧床病人享受温暖 7月15日下午,顶着炎炎烈日,市医院外二党总支到荷花池社区为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进行健康体检并给出科学合理的诊疗意见。 “医生能上门为我检查身体,真是太高兴了。”74岁,被糖尿病、高血压、腰椎压缩性骨折等疾病折磨多年的王永兰告诉记者。 门诊护士王君梅量完血压后,骨科医生腾兆伟、内分泌科医生孙红琼分别为王永兰进行了详细的身体检查,咨询用药后,医生建议她多下床活动,控制好血糖、血压,并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随后医疗小组又先后到棋阳社区92岁的龙秀英和68岁的普会兰家中,分别为两位老人做了详细的检查,并从饮食、锻炼等方面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一切为了病人的健康”,这是市医院的核心价值观,而此次给高龄老人及卧床病人送医送药送温暖秉承的正是这一宗旨。此次活动中,医院一共为14名高龄老人及卧床病人检查了身体。(记者 李文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放屁拉出透明的粘稠液体
于淑霞
回答: 放屁时排出透明粘稠液体可能与肠道功能紊乱、饮食刺激或肠道炎症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常见原因包括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等,若伴随腹痛、腹泻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1.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敏感性与蠕动异常可能导致黏液分泌增多,透明黏液常与气体一同排出。患者多伴有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但无器质性病变。建议通过低FODMAP饮食调节,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功能。 2. 肠道感染 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可刺激肠黏膜分泌大量黏液,表现为排气时带透明或淡黄色黏液,多伴随水样便、发热。需进行粪便检测确诊,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或口服补液盐Ⅲ,同时注意防止脱水。 3. 食物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或麸质过敏时,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成分刺激肠道产生保护性黏液。典型表现为进食特定食物后出现排气增多伴黏液,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因,必要时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更换无乳糖奶粉或低麸质饮食。 4. 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早期或克罗恩病可能仅表现为黏液分泌增加,黏液可能混有血丝。需结肠镜检查明确,确诊后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或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控制炎症。 5. 肠道菌群失衡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高脂饮食导致益生菌减少,致病菌过度繁殖可引发黏液分泌异常。表现为排气异味重伴黏液排出,建议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调节微生态。 日常需观察黏液出现的频率、是否伴随其他症状,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摄入燕麦、苹果等可溶性膳食纤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黏液持续排出超过3天、出现血性分泌物或体重下降,应立即进行粪便潜血与肠镜检查。夜间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少胃肠反流刺激,饭后30分钟散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排空。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