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我院外科微创治疗技术取得新进展

时间:2013-06-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通讯员:佟箫兵、唐宏伟)6月6日,急诊科普通病区19床王先生出院了,这也是我院首例喉罩置入静吸复合全麻腹腔镜手术的病人,这标志着我院在外科微创治疗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

  四天前的晚上,被腹痛折磨了两天的王先生来到了急救中心就诊,经值班医生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腹部B超显示胆囊肿大,胆囊内多发结石。

  收住急诊科普通病区后,值班医师佟箫兵接诊了病人,考虑病人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需急诊手术治疗,因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微创治疗,所以决定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当病人准备行气管插管麻醉时,发现病人喉头结构异常,气管插管十分困难,如不能全麻,则无法进行腔镜手术,麻醉科唐宏伟主任当即决定应用喉罩置入静吸复合全麻技术来确保手术进行,迅速进行麻醉后,在唐宏伟、王晶两位麻醉师的严密监护下,由佟箫兵副主任医师顺利为病人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人顺利康复,痊愈出院。

  唐宏伟主任介绍,微创手术是今后手术发展的方向,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已应用于多种手术。全麻时气管插管、拔管的过程对咽喉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喉罩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气道维持工具,是一种介于气管导管和面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工气道,与气管插管相比,操作简便,不需要机松药及使用喉镜显露声门,是在盲探下插入,对喉头无直接机械刺激,不需要插入气管内,没有气管内插管时误入食管或主支气管的问题,对病人刺激小,插管反应轻,避免了对气管刺激所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喉罩的置入和拔出同传统的气管内插管比较,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首次置管成功率高、对咽部刺激小等优点。可适当缓解应激反应的程度,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并且在病人喉部结构异常、插管困难时能快速解决通气障碍。

  此病例的成功,为今后特殊病人的全麻手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也代表我院外科手术与麻醉整体实力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中心医院 宣传科

  2013/6/7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组部援疆专家王利军教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年来中组部援疆专家王利军教授为我院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在医院期间,王利军教授带领医疗团队开展许多新技术,如: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烟雾病的手术治疗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等,均获得成功,期间更有多项技术填补了我院技术空白,部分手术已经达到疆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是我院医疗水平提高的良好例证,很好地推动了我院神经外科介入医疗水平的提高。 “学习是进步的源泉,学习是成功的保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利军教授在抓好临床工作的同时,重视科研工作,坚持每周一次神经内外科联合大查房,在院科两级多次开展学术讲座并进行交流。此外,他还重视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我院神经外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这一年期间胡志广医师在王利军教授的指导下学到了很多新的技术,尤其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独立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经外科、耳鼻喉科感谢医院提供良好的平台,感谢援疆专家王利军教授的在科室一年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今后,科室将学以致用,把所学的先进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我院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人会不能入睡?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人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功能,但也常伴随睡眠障碍。 帕金森病人入睡困难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当多巴胺水平降低时,可能导致睡眠节律紊乱。部分帕金森病人会出现夜间运动症状加重,如震颤、肌肉僵硬等,这些症状会直接影响入睡。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也会干扰睡眠。部分病人还可能出现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表现为夜间喊叫、肢体活动等异常行为,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少数帕金森病人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导致失眠。部分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引起失眠等不良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帕金森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如路易体痴呆时,睡眠障碍可能更为严重。这些病人可能出现昼夜节律完全紊乱,白天过度嗜睡而夜间无法入睡。 帕金森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包括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等。对于严重的睡眠障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调整帕金森病用药方案或开具助眠药物。同时,适当的光照治疗和放松训练也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家属应关注病人的睡眠状况,必要时协助记录睡眠日记,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