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援疆专家提升中心医院医疗水平

时间:2014-08-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什么叫专家,这就叫专家;什么叫名医,这就是名医!他治好了困扰我老伴儿多年的头晕的毛病,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我们的恩人啊!”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80多岁的刘老大爷激动地说。

 

  刘大爷口中的名医“他”,指的就是目前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工作的,中组部援疆专家王利军教授。

  刘大爷不是克拉玛依本地人,他来自于奎屯社保局。他老伴儿袁某75岁,自从两年前患频繁发作性的头晕,两人的生活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头晕发作时,即使只轻微的变换体位,如进行摇头等动作时,就会感觉天旋地转,让她苦不堪言。

  为了治疗头晕这个毛病,两年时间内在奎屯地区的不同医院进行了五次住院治疗,但最终却连导致头晕的具体病因都无法查明,有的诊断是脑梗死,有的诊断是脊椎盗血,让他们无所适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刘大爷带着老伴儿慕名来到了克拉玛依市,来到了中心医院,希望这里的大夫能够妙手回春,治好她这头晕的毛病。

  今年6月底,刘大爷和老伴儿来到中心医院的神经外科门诊,向医生诉说了病情,随后医生给他开出了CT检查申请单。经CT影像报告判明,刘大爷老伴儿是由于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于7月21日收入我院神经外科病区进行住院治疗。7月28日,在完成各项手术前所必需的各项检查检验之后,王利军教授对患者袁某进行了在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及锁骨下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术后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的效果立竿见影,在病人苏醒后,左侧胳膊的脉搏明显增强,血压升高,手术3天后,头晕的症状大为缓解,目前已可以进行轻微的颈部活动,生活自理程度大大提高。

  治愈了刘大爷老伴头晕的“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就是由中组部援疆专家王利军教授亲自操刀开展的。目前王利军教授已在我院开展了数十例该项手术,都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加压24小时之后病人即可下床活动。

  王利军教授是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专家,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多年,主要研究方向脑、脊髓血管病。专注于颅内动脉瘤、脑及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治工作。

  让刘大爷对王利军教授如此尊重和敬佩的,除了王利军教授精湛的医术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还通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技巧,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刘大爷说,王利军教授在手术前,耐心与他和老伴儿进行了沟通,对病人症状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及将会引起的后果,对他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术后效果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都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都让刘大爷放下心理包袱,完全的相信和配合王利军教授的治疗。

  

 

  刘大爷表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除了王教授之外,神经外科的副主任张贯文、主管医生胡志广,护士长吴迎华、魏芹玲护师和整个医疗护理团队,都对他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规范的护理操作,热情周到的服务都给刘大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要给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送一面锦旗,要把在克拉玛依中心医院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传播给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

  克拉玛依中心医院要打造疆内一流的医院,病人的认可就是最好的证明,患者对于医院的褒奖就是最好的宣传。要把对于外埠病人的每一次诊断治疗都看作是一次克拉玛依中心医院的口碑加以重视。中心医院用好的设备、好的服务、好的技术、好的治疗效果,赢得了周边地区患者的青睐,而医院服务意识和服务品质的一个更高提升,则是打造北疆区域医疗中心必经之路。

  援疆专家对于中心医院的意义,绝不仅是多了一名技术好的大夫,他们将内地高水平医院好的经验和做法带进了油城,将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上的经验在克拉玛依本地医院进行尝试,援疆专家不仅以自己本身精湛的医术为油城及周边地区的百姓解除病痛之苦,更重要的是变“输血”为“造血”,把自己掌握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理念传授给我院的管理和医务人员,提高中心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才是援疆专家对于中心医院最大的价值所在。

  中心医院 宣传科

  2014/8/1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组部援疆专家王利军教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年来中组部援疆专家王利军教授为我院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在医院期间,王利军教授带领医疗团队开展许多新技术,如: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烟雾病的手术治疗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等,均获得成功,期间更有多项技术填补了我院技术空白,部分手术已经达到疆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是我院医疗水平提高的良好例证,很好地推动了我院神经外科介入医疗水平的提高。 “学习是进步的源泉,学习是成功的保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利军教授在抓好临床工作的同时,重视科研工作,坚持每周一次神经内外科联合大查房,在院科两级多次开展学术讲座并进行交流。此外,他还重视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我院神经外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这一年期间胡志广医师在王利军教授的指导下学到了很多新的技术,尤其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独立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经外科、耳鼻喉科感谢医院提供良好的平台,感谢援疆专家王利军教授的在科室一年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今后,科室将学以致用,把所学的先进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我院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耳洞涂了碘伏很痒热怎么回事,怎么办
徐建威
回答: 耳洞涂了碘伏后出现瘙痒和灼热感,可能与碘伏刺激、过敏反应或局部感染有关。可通过停止使用碘伏、冷敷缓解、局部清洁、外用抗过敏药膏、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建议避免抓挠,保持耳部干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1、碘伏刺激 碘伏作为消毒剂可能对皮肤产生轻微刺激,尤其是新打耳洞的敏感部位。其氧化性成分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引发短暂灼热感和瘙痒。表现为涂抹后局部发红、轻微刺痛,通常1-2小时自行缓解。处理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残留碘伏,避免重复涂抹。若需继续消毒,可更换为苯扎氯铵溶液等低刺激性产品。 2、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碘伏中的聚维酮碘成分过敏,接触后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瘙痒、皮肤肿胀、丘疹或渗出,严重时伴随耳垂发热。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家长需注意儿童耳洞护理期间若出现此类反应,应立即停用碘伏并用清水彻底冲洗。 3、继发感染 耳洞未完全愈合时使用碘伏可能破坏局部微环境,反而增加细菌感染风险。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会导致瘙痒加重,伴随黄色分泌物和持续灼痛。需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清洁创面,严重时需医生开具莫匹罗星软膏。感染期间禁止佩戴耳饰,避免挤压患处。 4、皮肤干燥 碘伏的酒精成分会溶解皮脂,导致耳周皮肤干燥脱屑,引发瘙痒不适。表现为皮肤紧绷伴有细小白屑,无红肿渗出。可薄涂凡士林或红霉素软膏保湿,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肤品。日常护理改用无醇型消毒剂如氯己定溶液,保持耳部清洁的同时减少刺激。 5、创伤反应 新穿孔的耳洞组织处于修复期,接触消毒剂可能延缓愈合过程。创面肉芽组织对化学刺激敏感,产生针刺样痒感伴局部发热。建议改用脉冲式冲洗法清洁,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愈合期间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 耳洞护理期间应选择透气性好的钛合金或医用钢耳钉,每日旋转饰品防止粘连。饮食上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以降低炎症反应概率。若瘙痒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耳垂化脓、淋巴结肿大,需排除镍金属过敏或特殊病原体感染,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恢复期避免侧卧压迫患耳,睡眠时可将枕头垫高促进血液循环。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