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石化医院

茂名石化医院勇闯“手术禁区”患脊髓内肿瘤大叔术后健康生活10年

时间:2014-07-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茂名石化医院勇闯“手术禁区” 患脊髓内肿瘤大叔术后健康生活10年 脊髓肿瘤手术被称为世界性医学难题,因为脊髓是极为娇嫩、脆弱的组织,若手术操作稍不留神就会损伤脊髓,且损伤后很难恢复,将加重甚至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高位颈段脊髓内肿瘤,由于病变部位高,手术显露困难,易发生四肢瘫痪、不能自主呼吸等致命的并发症,曾被称为“手术禁区” 茂名石化医院勇闯“禁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成功地切除肿瘤,不留一点后遗症,让患者王大叔健康生活了10年。日前,王大叔趁马年将至之际专程到该院向其主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李龙副教授提早拜年,并说起10年前求医经历仍记忆犹新。 据悉,今年53岁的王大叔于2004年因出现左上肢乏力,脖子疼痛,肢体肌肉萎缩,四处求医均被误作颈椎病治疗,以至病情加重迁延三月有余,后转入茂名石化医院神经外科由李龙副教授主诊,经详细检查确诊为高位颈段脊髓内肿瘤,而且肿瘤长5厘米,直径2厘米,几乎占据整个椎管的巨大肿瘤,又位于枕骨大孔区与颅颈交界区的生命中枢所在地,手术和术后对患者呼吸、心率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巨大肿瘤,术中必须保证脊髓不受丝毫损伤,因此对施术者要求具有极其熟练、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李龙面对这台难度大、风险高的“禁区”手术,表现出敢于在“万丈深渊走钢丝”的勇气和本领。手术从上午10点开始,当李龙轻柔地掀开脊髓的包膜时,现实状况与核磁共振显示一致,几乎看不清哪是肿瘤哪是脊髓,但难不倒信心满满的挑战者。只见李龙借助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地剥开透明如纱般的蛛网膜,同时保护细如发丝样的血管,技巧娴熟的“刀”功,每一刀都是那么谨慎小心、精准有效。手术以蚂蚁啃骨头一样的速度进展,一点点显露肿瘤,一点点剥离肿瘤……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手术,巨大肿瘤终于被完整干净地切除,并使正常的脊髓组织安然无恙。 术后,医护人员加强严密监护,保证各项监测及时、准确,经过10天精心治疗和护理,王大叔呼吸功能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终于痊愈出院,满怀喜悦地迎接新的生活。 茂石化医院 张祥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为什么彩超检查显示的不是彩色的
冷启刚
回答: 彩超检查显示的图像并非真实彩色,而是通过计算机对超声波信号进行伪彩色编码处理后的结果。彩超主要通过红蓝两色标注血流方向和速度,灰阶部分仍为组织结构信息。 彩超技术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其核心功能是评估血管分布和血流特征。设备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本质是灰度图像,彩色模式需手动开启且仅叠加在特定区域。常规检查中约80%的图像分析依赖灰阶分辨率,只有涉及血管评估时才需要启动彩色模式。彩色多普勒功能会显著增加设备能耗,过度使用可能影响探头寿命,操作指南通常建议针对性使用。 部分新型超声设备配备弹性成像或造影增强功能时,可能显示黄绿色等更多伪彩色,但这属于特殊检查模式。某些低端设备受限于处理能力,彩色采样率不足可能导致色块分离现象。少数先天色觉障碍患者可能无法辨识红蓝色标,需要技师额外说明血流方向。极个别情况下设备故障会导致色彩紊乱,此时需要暂停检查进行校准。 彩超检查时应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探头接触,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影响血流参数。检查过程中配合技师指令调整体位,遇图像不清时可通过深呼吸改变脏器位置。报告获取后建议携带既往影像资料对比,由专科医生综合判断血流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