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双管齐下”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时间:2012-02-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中胃肠减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在引出胃内容物的时候可以减少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让胰腺处于“休息”状态,尤其是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更是不可或缺。但是对于禁食一周的患者,静脉营养已经不能满足正常人体的需求,这时需改为胃肠内营养,可是常规胃管使营养液进入胃内会刺激胰液及胆汁的分泌,加重胰腺炎,如果直接进入小肠,那么就可以避免对胃及十二指肠的刺激,从而“跳过”胰腺分泌的过程——鼻空肠管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市一院消化科采用鼻胃管、鼻空肠管“双管”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日前,消化科接诊了一例特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双管”治疗后顺利出院。该患者为38岁男性,因“持续性上腹痛18小时”入院,有精神分裂症及糖尿病史,长期口服 “氯氮平 、利培酮及心得安”,入院后结合患者症状及CT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精神分裂症。因为该患者平时心率偏快,故一直口服心得安,现胰腺炎需禁食,精神分裂症药物及心得安均无法口服,经消化科科内病例讨论,市三院精神科会诊之后,认为精神药物不能停,为解决服药问题,决定置入鼻空肠管,将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及心得安从鼻空肠管置入,这样既不刺激胰腺分泌消化液,给胰腺“减负”,控制病情;又可以发挥药效起到控制心率及精神症状的作用。经过近二十天的精心治疗和细致的护理,该患者的胰腺炎明显好转,可进食半流质,心率也在正常范围内,住院期间无任何精神异常表现,出院前,患者父亲对消化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了深深的谢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人会不能入睡?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人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功能,但也常伴随睡眠障碍。 帕金森病人入睡困难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当多巴胺水平降低时,可能导致睡眠节律紊乱。部分帕金森病人会出现夜间运动症状加重,如震颤、肌肉僵硬等,这些症状会直接影响入睡。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也会干扰睡眠。部分病人还可能出现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表现为夜间喊叫、肢体活动等异常行为,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少数帕金森病人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导致失眠。部分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引起失眠等不良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帕金森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如路易体痴呆时,睡眠障碍可能更为严重。这些病人可能出现昼夜节律完全紊乱,白天过度嗜睡而夜间无法入睡。 帕金森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包括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等。对于严重的睡眠障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调整帕金森病用药方案或开具助眠药物。同时,适当的光照治疗和放松训练也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家属应关注病人的睡眠状况,必要时协助记录睡眠日记,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