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儿童医院

学习家庭急救常识 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时间:2011-11-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在人们的心目中,家庭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但资料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如果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懂得一些基本的预防常识,那么儿童意外伤害的事件将会大大降低。

  针对这一现象,11月11日下午,儿童医院ICU副主任医师李亚民,为红梅幼儿园的幼儿家长,送上了一堂《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讲座。讲座分为知识讲解和操作演示两部分。李主任从杭州的“最美妈妈”和广州“小悦悦”事件切入,围绕窒息、动物伤害、跌落、误食药品、溺水和烧烫伤等六类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向家长们讲解了有关知识和急救口诀。随后,李主任亲自示范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看到一些家长跃跃欲试,李主任鼓励并指导她们进行操作。

  课后,家长们纷纷感到受益匪浅,大家认为这样的讲课更令人印象深刻,希望以后还能继续组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