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儿童医院

协调门诊工作 优化服务流程

时间:2014-02-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提升门诊窗口形象,响应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活动,2月12日下午,门诊部召集保卫科、总务科、检验科、影像科、收费处、门诊药房、输液室、门诊服务中心等部门,在门诊办公室召开了工作协调会议。

  会上,各科室积极发言,热烈讨论门诊服务的相关流程、服务环节,及各部门需要其他科室配合的具体事宜。例如:建议放射科预检分诊台移到门外,方便病人咨询、检查和等候;每天及时公布专家出诊表,对于在非专家正常门诊时段来挂号的病人,挂号收费处多询问多沟通,避免挂错号延误患儿就诊;在门诊高峰期间增加扩音器和有经验的分诊引导人员等等。门诊部在会议上积极引导和协调,指导大家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态度,将工作做细做优,更好地服务门诊患儿及家长。

  最后,围绕下阶段门诊工作的重点及门诊窗口评比等工作,门诊部作了具体布置,并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将我院门诊打造成温馨、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窗口。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