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中医医院

新中医院开诊百日实现“开门红”

时间:2014-01-0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元月6日是中医院新址正式开诊启用的第100天。作为2013年市委市政府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市中医院新址自9月29日正式运行以来,在彰显浓厚中医药优势基础上,综合救治功能逐步增强,各项业务工作指标节节攀升,实现新院开诊第一轮“开门红”。据统计,开诊百日来,门急诊总量已达到28万多人次,工作日日均门急诊量3600多人次,日均急诊量130余人次,成功实施手术3000多台次,抢救约2000人次,成为城西南一座中医特色的“区域医疗中心”,向政府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实现顺利过渡循序渐进快速“磨合”

  门诊大楼在最初设计时,预计最多可承受日均五六千人次的门诊量。然而在搬迁之前,很多人都认为中医院迁离市中心,地理位置不再有优势,而且病人熟悉的就医环境一旦改变,势必导致医院业务量下滑。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医院搬入新址后顺势而为,在积极打响品牌战略的同时,通过一系列服务流程的再造,完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细节,尽可能为病人提供便利,弥补了病人的不适应感,很快就顺利度过磨合期并走上正轨,业务总量不但未见下滑,反而呈现稳步上升势头。三个多月来,门诊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二成,住院病人增加三成多,急诊总量较前翻了四倍,一个星期的急诊量就超过以往一个月的量。很多在新院看过病的患者都满意地感到,城西南终于有了一家大医院!家住中南新村的李老伯感慨地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人盼了多年,终于在家门口盼来了这么好的医院!”

  中医特色发展转型升级“一专多能”

  原先的中医院是我市唯一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药历史悠久,优势特色显著,但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专科设置,都较难体现其综合性。近几年来,医院为适应新地理位置带来的新功能定位,不断调整发展规划,整合医疗资源,重点加大专(学)科建设力度,不仅实现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总数“全市领先”的目标,还以1200张床位数、108亩占地面积的总规模“领跑”全省乃至全国地市级中医院。迁入新址后,医院在大外科下细分胸外、脑外、普外(肝胆外)、乳房外、泌尿外等5个二级分支,构建脑病、脊柱病、骨关节病、肛肠病、心脏病、肿瘤6个“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打造集骨伤康复、脑病康复、肿瘤康复为一体的中医康复中心。除此之外,医院新开口腔科等临床专科,产科、新生儿科、老年病科也在加紧筹建中。全面优质的医疗资源较好地满足了锡城西南片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更因其内涵深厚的中医药特色优势辐射全市乃至周边地区,赢得赞誉纷至沓来。

  “引凤”又“养凤”人才“催生”专科活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院长王彬夫深知,要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人才这一关键要素。针对部分新开专科人才不足的情况,医院采取向全国公开招聘的方式,加大中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出“人才公寓”、“家庭安置”、“年薪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优秀人才给足待遇和福利,多方向、多方式广揽英才。医院还通过市医管中心层面实施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从兄弟医院“借”来6名西医高级专家,“多管齐下”充实人才队伍、“盘活”人才机制。截至2013年底,共有11名来自各地的高级专家及107名博硕士“加盟”中医院“麾下”,为医院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生力量。在“引凤”的同时,医院同样注重对现有人才的“养凤”举措。近年来,医院与法国尼姆医学中心、香港东华三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西苑医院等缔结友好关系,先后有百余名医疗骨干赴国内外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使相应专科技术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升华人文内涵文化筑就“和谐家园”

  近期,中医院捧回了新院启用以来的第一份“硕果”——“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这是对该院文化建设的最好诠释。新中医院启用后,业务量出现爆发性增长,面临人手紧缺带来的压力,全院医务人员拧成一股绳,一鼓作气建设“新家”,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顶上,有些人甚至吃住在医院干脆不着家。“这种精神,如果一天两天是付出、是奉献,那么像这样的长期坚持,就是牺牲”,回首新院启用以来的三个多月,王彬夫不禁感慨万千。然而,正是这股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造就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亲情化的服务沟通、大众化的服务收费、规范化的服务行为、便捷化的服务流程,树立了医院良好的服务品牌,大大提升了病员满意度。

  宽敞优美的就医环境、特色卓著的名医名科品牌、底蕴深厚的医院文化……如今的新中医院处处彰显着改革发展赋予的活力。中医院的一路飞跃,正贴合着我市新一轮医改的脉搏,为实现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蚕豆的功效是什么
王志学
回答: 蚕豆具有补充营养、促进消化、辅助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改善贫血等功效。蚕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铁、钾等营养素,适合多数人群适量食用。 1、补充营养 蚕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每100克蚕豆约含8克蛋白质,可作为素食者优质蛋白来源。其维生素B1含量较高,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钾元素对调节血压有一定帮助。 2、促进消化 蚕豆中膳食纤维含量达到每100克约5克,可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所含低聚糖能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增殖,但消化不良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腹胀。 3、辅助调节血糖 蚕豆的升糖指数较低,其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研究表明蚕豆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发挥降糖作用,糖尿病患者可适量替代部分主食。 4、保护心血管 蚕豆所含的皂苷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叶酸可减少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的损伤。钾镁协同作用能调节心脏节律,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5、改善贫血 蚕豆是植物性铁的良好来源,每100克含铁2-3毫克,与维生素C同食可提高吸收率。其所含铜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但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应禁食。 建议将蚕豆作为均衡饮食的组成部分,每周食用2-3次,每次50-100克为宜。新鲜蚕豆需充分煮熟,避免食用未成熟豆荚。蚕豆过敏者、蚕豆病患者及严重肾功能障碍者应避免食用。储存时注意防潮防霉变,发芽蚕豆不宜食用。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提高铁吸收率,与谷物同食能实现蛋白质互补。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