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我院顺利开展稀释性自体输血技术

时间:2014-04-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随着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稀释性自体输血以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院在医务科、外科、麻醉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操作学习,已在今年2月份顺利开展两例稀释性自体输血,取得满意效果。

  稀释性自体输血是患者在手术前采出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输注晶体及胶体溶液,维持正常的血容量,患者在血液稀释的生理状态下进行手术,术中流失的是稀释血液,术中或术后再回输给自己的血液。这样既可以保留输血的优点,又可以避免感染和溶血反应的危险,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红细胞稀释性减少。机体通过多种途径代偿,如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红蛋白氧亲合力,增加组织营养血流,增加组织对氧的摄取等。癌症患者可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机率。

  稀释性自体输血技术一般应用于患者基本情况好,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血红蛋白大于或等于110g/L,红细胞压积大于或等于0.34,凝血功能正常,估计术中出血量大于400ml的患者;既往多次同种输血有严重输血反应者或稀有血型或因宗教信仰等原因不愿接受同种输血者也将适用。

  围术期输血是外科及麻醉领域中常规课题,但输血除了具有治疗作用外,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输血传播传染病,而稀释性自体血回输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减少不良反应和节约用血,值得在择期手术中推广应用。(倪春平)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新购美国GE公司1.5T超导磁共振正式投入使用

为了提高医疗技术和诊疗手段,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近日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引进美国GE公司HDXT1.5T超导磁共振仪,于3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为我院患者获得更精确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 磁共振仪属大型影像诊断设备,成像技术先进,能够完成许多影像检查设备所不能完成的诊断,具有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及任意方向切面)和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对神经系统、血管瘤、动脉夹层、血管畸形、胆道以及泌尿系结石、肿瘤、梗阻的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特别是作为颅脑疾病、骨关节病变和软组织病变是首选的检查仪器。除此之外,对心脏、大血管等普通仪器无法诊断的疾病,1.5T磁共振机均能提供清晰、可靠的影像诊断,为临床、教学及科研提供了更多、更新的诊断方法和思路,也为患者提供了便利条件。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1.5T超导磁共振仪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院影像诊断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院临床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依据,对临床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对全市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产生重要的支撑作用,能更好的为老百姓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樊宝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