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中医院

医院环境 Hospital about us

怀远县中医院始建于1984年,坐落在荆山之麓,涡淮之滨,依山傍水,景色秀丽。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省示范中医院、全省卫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等多项光荣称号。2006年被省司法厅授予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单位,2011年被评定为安徽中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医院秉承“厚德、精医、怀善、致远”的院训,坚持“传承创新、济世惠民”的办院宗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经过2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专业科室齐全,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中医特色明显,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目前,23000平方米的住院医技综合楼正在建设中)。医院编制床位201张,开放床位450张,2012年医院业务收入8000万元,年收住病人20200余人,病床使用率120%。年门诊量14万人次,门诊中药使用率(包括中成药)65%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51%以上。医院现有员工467人,专业技术人员412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145人,中医博士1人,硕士5人。全院设15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8个行政科室,其中肛肠科、针推康复科、骨伤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科。医院设备先进,现拥有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进口螺旋CT、进口彩超、大型X光机、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碎石机、电子胃镜、脑彩超、腰椎间盘牵引治疗仪、牙科综合治疗仪、呼吸机、豪华肛肠综合治疗仪、腹腔镜、CR、DR、C臂、纤维结肠镜、经皮肾镜、关节镜等40多台(套)大型高新医疗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中医诊疗设备占诊疗设备总数53%。医院环境和谐优美,小桥流水、猴园、鸟园、假山、喷泉及文化长廊等设施点缀其间,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特色。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医院实行了信息化管理,配置了HIS、电子病历、LIS等系统。医院始终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发展方向,坚持走“文化建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管理强院”之路,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把“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作为医院的发展理念,在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特色专科向品牌优势专科的转化,以三个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针推康复科、骨伤科)为龙头,着力打造创伤骨科、心内科、糖尿病科、肿瘤外科、老年病康复科、预防保健科(治未病科)等特色专科。广泛开展肿瘤介入、宫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腹腔镜等微创治疗,引进瑞士EMS碎石系统、等离子电切镜等多项先进诊疗设备及技术,严格遵照国家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病症,均取得良好疗效,赢得全县及外地患者的一致好评。我院将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为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详情】

怀远县中医院

怀远县中医院

怀远县中医院

怀远县中医院

怀远县中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