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救死扶伤前沿阵地 真情奉献服务病人

时间:2014-07-1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李帅,男,2004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主治医师,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的临床工作。工作十年来,始终如一地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廉洁行医、礼貌待患,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具备了一个白衣战士应有的高尚品德。工作、学习和业务上,肯钻研、能吃苦;总是冲在接诊病人、抢救危重病人第一线,以优秀表现赢得了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赞誉。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及“医院先进工作者”。2014年6月由颍州区团区委组织,经社会公开评选,李帅医生荣获了颍州区“最美青工”称号。

  新生儿科工作几乎每天都有急、危重病人,上班如同上战场,需要绷紧每一根神经,特别是无陪病房,更要细心观察,来不得半点疏忽。十年来,李帅始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高频率的儿科门急诊值班,更是经历了一个个不能打盹的夜班。即使这样,在工作中仍能做到无怨无悔,忙而不乱,赢得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树立和维护了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良好形象。

  良好的医学理论素养,坚定的治病救人信念,是一名合格医生必备的首要条件,李帅同志在积极参加医德医风教育、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的同时,并注重坚持医学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2010年至2011年,李帅医生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安徽省立医院儿科进修学习,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研究活动,不断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通过学习、考察、交流,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儿科最新动态,学术观点,更新和提高了业务知识素质,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新生儿急救、儿科疑难病的诊治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进修回来后,他积极开展新业务,学以致用、大胆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研究应用,在医院乃至颍州区率先开展完成了儿科多方面疾病的医疗难题,完成了“全静脉高营养技术”、“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高频机械通气治疗危重新生儿等临床新技术的研究应用”等课题,提高了患儿抢救成功率。2013年成功救治一个胎龄仅28周,出生时体重仅1100克的极低体重患儿,极低体重早产的婴儿全身器官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常见的多种并发症都有可能随时发生,死亡率极高,李帅医生与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使患儿闯过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代谢关,度过一次次危险期,最终康复出院,对此颍州晚报作了专题报道。

  在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勇当科技兴院的急先锋同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先后在《安徽医学》《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窒息微量元素观察”“ 氨溴索 PS及联合n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等论文数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儿科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和临床应用。

  以身作则,带教新人,及时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使自身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种诊疗操作技术熟练,熟练处理各种急、危、重病症,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并指导带领下级医师进行严格的操作,使科室在整体业务达到质的飞越。2013年在院领导关怀及科室同事的一致推荐下,被推举为科室副主任,并努力协助科主任做好日常科室管理工作,得到了院各级领导和科室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李帅多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他默默的奉献着,忘我地工作着,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医院团委

医院动态

更多 >

救死扶伤前沿阵地 真情奉献服务病人

李帅,男,2004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主治医师,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的临床工作。工作十年来,始终如一地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廉洁行医、礼貌待患,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具备了一个白衣战士应有的高尚品德。工作、学习和业务上,肯钻研、能吃苦;总是冲在接诊病人、抢救危重病人第一线,以优秀表现赢得了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赞誉。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及“医院先进工作者”。2014年6月由颍州区团区委组织,经社会公开评选,李帅医生荣获了颍州区“最美青工”称号。 新生儿科工作几乎每天都有急、危重病人,上班如同上战场,需要绷紧每一根神经,特别是无陪病房,更要细心观察,来不得半点疏忽。十年来,李帅始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高频率的儿科门急诊值班,更是经历了一个个不能打盹的夜班。即使这样,在工作中仍能做到无怨无悔,忙而不乱,赢得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树立和维护了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良好形象。 良好的医学理论素养,坚定的治病救人信念,是一名合格医生必备的首要条件,李帅同志在积极参加医德医风教育、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的同时,并注重坚持医学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2010年至2011年,李帅医生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安徽省立医院儿科进修学习,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研究活动,不断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通过学习、考察、交流,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儿科最新动态,学术观点,更新和提高了业务知识素质,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新生儿急救、儿科疑难病的诊治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进修回来后,他积极开展新业务,学以致用、大胆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研究应用,在医院乃至颍州区率先开展完成了儿科多方面疾病的医疗难题,完成了“全静脉高营养技术”、“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高频机械通气治疗危重新生儿等临床新技术的研究应用”等课题,提高了患儿抢救成功率。2013年成功救治一个胎龄仅28周,出生时体重仅1100克的极低体重患儿,极低体重早产的婴儿全身器官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常见的多种并发症都有可能随时发生,死亡率极高,李帅医生与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使患儿闯过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代谢关,度过一次次危险期,最终康复出院,对此颍州晚报作了专题报道。 在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勇当科技兴院的急先锋同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先后在《安徽医学》《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窒息微量元素观察”“ 氨溴索 PS及联合n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等论文数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儿科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和临床应用。 以身作则,带教新人,及时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使自身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种诊疗操作技术熟练,熟练处理各种急、危、重病症,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并指导带领下级医师进行严格的操作,使科室在整体业务达到质的飞越。2013年在院领导关怀及科室同事的一致推荐下,被推举为科室副主任,并努力协助科主任做好日常科室管理工作,得到了院各级领导和科室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李帅多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他默默的奉献着,忘我地工作着,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医院团委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