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精神病院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的家庭护理

时间:2014-06-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是一组特发于儿童少年期,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因素,表现为焦虑或恐惧的情绪障碍,与幼儿期养成的胆怯、过敏或过分依赖的习惯、家庭教育方式、躯体疾病、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孩子自身感到痛苦或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家长掌握一些简单的家庭健康教育方法尤为重要。

  1、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不要以离别来要挟孩子,孩子惧怕上学时不要打骂和责怪。对孩子的微小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锻炼孩子的独立社交能力,切忌过分地溺爱或恐吓;

  2、培养健全的人格,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交谈,从小送幼儿园,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不要在他人面前训斥孩子,以免增加逆反心理。切忌将孩子独自关闭在家中与社会隔绝;

  3、以温和的态度与孩子相处,不要高高在上,做孩子的朋友,使其愿意倾述自己的痛苦与烦恼,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自己的内心体验,理解并给予支持,在恰当的时机指导孩子如何去应对各种困扰,增加他们克服情绪障碍的信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外伤的后遗症有哪些 了解脑外伤的4大后遗症
孙为群
回答: 脑外伤后遗症主要有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等。脑外伤可能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击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后遗症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认知功能障碍 脑外伤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这些症状与大脑皮层或海马体损伤有关,可能伴随语言理解困难、定向力障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胶囊、吡拉西坦片改善脑代谢,配合认知康复治疗。严重者需进行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 2、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偏瘫、平衡失调或精细动作障碍,常见于基底节区或运动皮层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异常、步态不稳等症状。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药物可选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巴氯芬片缓解肌痉挛。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助行器具。 3、精神行为异常 额叶损伤易引发情绪失控、人格改变或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可能伴有攻击行为或情感淡漠。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药物可选择舍曲林片抗抑郁,奥氮平片控制精神症状。家属应保持耐心沟通,避免刺激患者情绪。 4、癫痫发作 脑皮质损伤后可能形成异常放电灶,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癫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抗癫痫药物,定期监测脑电图。发作时应保护患者防止二次伤害,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脑外伤后需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监测恢复情况,康复期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睡眠充足有助于神经修复。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异常及时就诊神经外科或康复科。 孙为群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热门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