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民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时间:2013-05-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腰部锻炼“10字经”。它是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中等量的、有氧的、全方位的预防复发的运动。 一是悬: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悬垂时要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拉的目的。悬垂的动作一定要缓慢而轻,避免因跳上跳下操作腰椎。悬垂锻炼要逐渐增加运动量,并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动作要轻柔,缓上慢下,尽量让家人在一旁协助保护。

  二是抻:即抻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抻腰锻炼。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随着双臂缓慢上举的同时用鼻缓缓吸气。双臂高举过头顶,眼看天,腰部向上直抻到最大限度,这时停片刻。然后,随双臂慢慢放下的同时用嘴慢慢呼气。照此法反复做36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地方做抻腰运动。推荐阅读》合理的睡姿帮你远离腰椎间盘突出

  注意事项:以自己能够承受的力量做,不要急着来,适应后可逐渐用劲。 三是拱:即拱腰锻炼。双手扶墙壁或其它物,身体与被扶物要有适当距离。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先稍用力以中等速度向前拱腰向后拱腰,做完前后方向的拱腰为一次,每日做两次,每次做36下。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力度适中。 四是倒:即倒走锻炼。倒走时要选择平坦而又安全的场地进行退步走。走时要挺胸收腹,平视前方,双手自然前后挥动,尽量少回头,倒退走的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每次一般倒走15分钟,每日两次。

  注意事项:注意控制速度,小心摔倒。 五是多:即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如左右侧弯腰、前后大弯腰,左右转腰、晃腰等,每项各做36下,每日做两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舒缓,幅度不宜过大。 六是蹲:即下蹲锻炼。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缓慢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下蹲要到位,初练下蹲可扶墙等物半蹲,逐渐增加下蹲次数,逐渐做到深蹲。每日做两次,每次下蹲36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 七是后:即腰部后伸锻炼。有统计数据表明,腰椎每天前屈高达3000到5000次,但后伸的动作很少,同时,现代人在工作中常常处于前屈坐位,这个体位使腰椎长期处于屈曲位,长此以往,会造成腰椎间盘应力的不平衡,腰椎后韧带过度牵伸,从而引起腰痛。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时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两次。另外仰卧法亦可做腰 后伸练习,双臂将上半身尽量撑起,下半身贴床,使腰部尽量后伸,反复做这一动作36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防止摔倒。 八是摩:先按摩肾俞穴(腰眼),用两手分别按揉肾俞穴100次以上,后用双手交替敲打此穴各100次,最后,稍猫腰用双手握拳同时敲打臀部100下,接着用双拳分别敲打胯部100次。以上每日做两次。

  穴 位:第二腰椎棘突下缘旁1.5寸处

  按摩法:脊椎两侧有多处穴位,可沿脊椎两侧由上而下,轻轻扣击背部。 九是暖:即腰部保暖。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者或腰痛者,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冷时要比常人提前添加衣服,严寒季节要穿毛、棉背心,夏季要做好腰部防潮湿着凉受寒工作,因这些都是腰病发生的诱因。 十是保:即对腰部的保护。如不久站、不久坐、不负重、不大弯腰(最好以下蹲代替弯腰)、不抱小孩、不坐低板凳、不劳累、不做有损腰部的动作、不睡弹簧软床等,不良姿势要纠正。 实践表明,“10字经”既是康复“腰突症”的有效非药物疗法,又是防止“腰突症”复发的预防工作。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举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暨第六届换届改选大会”

我院成功举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 暨第六届换届改选大会” 由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承办的“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暨第六届换届改选会议”,于2014年8月15日-17日在福州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尤昭玲会长、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阮诗玮会长、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郭双燕副秘书长、我院余天泰院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大会选举了新一届中医妇科分会的领导班子,产生了91名委员,我院潘丽贞副院长再次高票当选为主任委员,王英当选为秘书长。 会上,尤昭玲教授对我省中医妇科分会的工作予以了高度的评价。阮诗玮会长充分肯定了以潘丽贞主任委员为首第五届委员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新一届委员会提出了殷切希望。会议共收到论文82篇,涵盖了中医妇科各流派调经、助孕、安胎的特色;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介绍;妇科常见病与疑难病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经前期综合征以及中医教育等方面的新思想、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次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学术交流气氛浓厚。通过这一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了我院妇产科重点专科的卓越风采,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友谊,进一步推动了我院妇产科的发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妇产科 王 英 2014年8月19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甲流后大量出汗需警惕
郝盼盼
回答: 甲流后大量出汗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需警惕电解质紊乱或继发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持续出汗可能与体温调节异常、心肌损伤、药物副作用、脱水或继发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补充口服补液盐。 甲流高热期后持续出汗可能与病毒未完全清除有关。病毒毒素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汗腺分泌亢进,部分患者伴随乏力、心悸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抗病毒治疗,配合布洛芬混悬液控制体温,同时监测血常规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部分甲流患者出汗量突增可能提示心肌受累。流感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夜间盗汗、胸闷气短。需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使用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荷。 服用退热药物可能引发药物性多汗。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促进散热,过量使用会导致体液丢失过快。应严格按说明书间隔时间服药,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联合蒙脱石散预防电解质失衡。 大量汗液蒸发可加速脱水进程。甲流患者因咽喉肿痛常减少饮水,伴随腹泻时更易出现低钾血症。建议分次饮用含钾钠的补液盐溶液,每日尿量维持在1000毫升以上,出现肌肉痉挛需急诊静脉补液。 继发细菌感染可能表现为反复寒战出汗。甲流后免疫力下降易继发肺炎链球菌感染,特征为退热后再度发热伴黏稠冷汗。需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确诊后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进行抗感染治疗。 甲流恢复期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优先选择淡盐水或椰子水补充电解质。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室温维持在24摄氏度左右避免温差刺激。若持续三天以上大量出汗伴随体重下降超过3公斤,需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饮食宜选用山药粥、百合银耳羹等滋阴生津食材,避免辛辣食物加重体液消耗。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