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中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中医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皮肤科、消化内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自贡市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创建于1955年,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自贡医院。获得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中医药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建四川省首批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医院占地面积43.9亩,业务用房3.6万平方米。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卧龙湖国际旅游区拟规划500亩土地用于建设卧龙湖康疗中心。院本部地处大安区马冲口街,在檀木林街和汇东新区分别建立有分院。医院目前编制床位600张,卧龙湖康疗中心规划床位3600张。医院在岗职工80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73人,硕士研究生65人。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市名中医、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中医师等名医名家133人次。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药剂科、放射科、麻醉科、检验科、功能检查科、营养部等40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6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7个。近年来,医院狠抓科研能力建设,以科技进步带动学科发展。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3项,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协研)1项。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余项,率先在全市公立医院中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填补我市公立医院此项技术空白。不断开拓创新,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电影和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版权9项,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医院中医药特色突出,配置制剂室,是全市唯一自主生产中药制剂的医疗机构,已研发生产复方苦黄洗液、朱砂冰片栓、复方三匹风糖浆、复方菊花口服液等17个中药制剂。大力开发膏方、水蜜丸、水泛丸、养生袋泡茶(降糖茶、降脂茶、降压茶、痛风茶等)、香囊(驱蚊香囊、防流感香囊、安神香囊等)、中药浴足包等临方加工产品,满足不同层级人群对中药特色需求。开展刃针、小针刀、火龙灸、李氏铜匾刮痧和平行罐、中药竹罐等89项中医技术,深受患者喜爱。医院检查手段完备,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全身螺旋CT、1.5T磁共振、DR、高端彩超、高清电子腹腔镜、手术动力系统、电子支气管镜、电子胃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血液透析机、呼吸机等诊疗设备;拥有体外高频热疗机、毫米波治疗仪、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半导体激光治疗仪、ND:YAG激光治疗仪、光子嫩肤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中医四诊仪、经络检测仪等疗效、特色突出的中医诊疗设备以及层流手术室。医院职工牢记“仁爱、和谐、务实、创新”的医院精神,铭记“精诚爱院、精业济世”的医院院训,坚持“质量求真、技术求精、服务求优、为人求善”的管理理念,秉承“患者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的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实现“立足川南,辐射西南,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战略目标。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被纳入国家“十二五”传染病课题组研究单位

近日,国家“十二五”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项目秘书鹿振辉来院就是否将我院纳入国家‘十二五’传染病科技重大课题组进行了考察。 在市卫生局副局长陈张铭、医院副院长高冰的陪同下,鹿组长实地考察了感染性疾病科、走访了患者、仔细查阅了资料。鹿组长对我院治疗耐多药结核的方法表示高度认同,特别对支气管镜下的局部中医辨证方法表示赞扬,认为此方法具有创新性,对治疗肺结核有独特的作用。他还通过PPT方式介绍了该课题研究方向和方法,并对我院提出了按照课题设定方案治疗25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要求,建议医院按照课题要求从现在做起,经双方努力尽快将我院纳入课题组,并争取在2016年顺利进入“十三五”的科研项目组。 我院自2012年6月被确认为自贡市“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以来,一直致力于耐多药结核的预防和治疗。到目前为止,共收治确诊耐多药结核病人45人,予以标准耐多药结核化疗方案联合特殊中医药治疗,其中痰涂片及培养提示结核杆菌阴转19人,尚未阴转16人(继续治疗中),死亡5人,失联5人。经2年的临床应用,医院于2014年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申报“扶正抗痨1号散配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临床研究”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另外,“抗痨宁肺胶囊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肺痨的临床研究”、“支气管镜下中医望诊探索肺痨局部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分别于2010年、2011年获省中医药管理局和自贡市科技管理局立项。 目前,龙华医院已将国家“十二五”传染病科技重大课题(2012ZX10005-008)之子课题015任务分工协议书发给我院,经双方协商,部分条款细节正在进一步明确,我院正在积极做好进入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新生儿溶血是怎么回事
周小凤
回答: 新生儿溶血可能由母婴血型不合、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感染因素、药物因素、早产或低体重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光照疗法、输血治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 1、母婴血型不合 母婴ABO或Rh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的常见原因。当母亲为O型血或Rh阴性血,胎儿为A/B型或Rh阳性血时,母体产生的抗体会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贫血,严重者可伴随肝脾肿大。临床常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阻断抗体,配合蓝光照射治疗黄疸,必要时需输注洗涤红细胞。 2、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基因缺陷会导致红细胞膜结构异常,使其在脾脏过早破坏。患儿多有家族史,表现为中重度贫血、黄疸反复发作,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需补充叶酸片预防贫血危象,严重时需行脾切除术,术后需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感染。 3、感染因素 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宫内感染可破坏胎儿红细胞生成系统,导致溶血合并肝功能障碍。患儿除黄疸外常伴有发热、皮疹、血小板减少。需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配合人血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同时进行保肝利胆处理。 4、药物因素 母亲孕期使用磺胺类、抗疟药等氧化性药物,或新生儿接触樟脑丸等化学物质,可能诱发红细胞G6PD酶缺乏者发生急性溶血。特征为酱油色尿、突发苍白,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注射液抑制免疫反应。 5、早产或低体重 早产儿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不足,低体重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两者均易发生非免疫性溶血。这类患儿黄疸进展较慢但持续时间长,需加强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严重时采用LED冷光源进行持续光照治疗。 新生儿溶血患儿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低体温加重酸中毒。母乳喂养者母亲应暂停进食蚕豆及制品,配方奶喂养需选择低铁配方。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值,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超过躯干中线。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按计划补种乙肝疫苗等常规免疫程序。出现拒奶、嗜睡、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须立即返院。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