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中医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骨关节科、麻醉科、骨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前身为广州中医学院附属骨伤科医院,创建于1985年;1993年广州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成立并挂靠医院;1994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经费自理);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州市荔湾区(原芳村区)人民政府签订协议,以原芳村区中医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为基础组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5年加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牌子,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研究生、本科生教学机构。2014年底龙溪新院区I期工程顺利落成。
2015年1月起投入使用,同年10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等级评审。2018年2月,经省编办核准,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下设2个分支机构:骨伤科分院、芳村分院,为公益二类财政补助事业单位。2019年12月通过三甲复审。2021年经省委编委领导批准,同意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更名为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仍在我院挂牌。

截至2023年12月,医院共有员工1100人。主体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908人,其中高级职称121人(其中正高34人,副高级87人);博士49人,硕士224人。医院入选各类国家级、省级项目人才60人,先后挂牌国医大师和全国、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7个,广东省名中医5名。2020年,医院成功引进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何伟教授及其团队,医院人才建设再上一层楼。
医院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和广州市荔湾区芳村中医医院基础上组建而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创建于1985年7月,2008年8月经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为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省市公伤定点医疗机构、广州市首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2005年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实行院院合一的管理体制,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点。2015年10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等级评审。2018年2月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2021年2月,经省委编委批准,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更名为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仍在我院挂牌。
三十多年来,医院坚持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主题,以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以“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战略规划为突破口,坚持走专科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通过精益管理和借助国内外先进的运营理念,以建设现代化中医医院、打造中医骨伤科品牌为目标,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医教研蓬勃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及专科专病建设扎实推进,科研工作不断加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随着医院的发展,领导班子不断创新思路,在广东省中医药局、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加强新院建设。新院坐落于美丽的花地河畔,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总用地面积62332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设置病床数1200张,Ⅰ期工程于2015年峻工并投入使用。下设两家分院(骨伤科医院和芳村中医医院)分别位于海珠区江南西路和芳村区芳信路。目前编制床位数800张,开放床位706张,设有骨伤科(含7个二级分科)、康复科、内科、外科、妇科、不孕不育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治未病科、针灸推拿科等临床科室,以及药剂科、制剂室、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临床功能检查科(电生理检查室)、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医院感染科等医技科室。2020年成功引进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首席教授何伟以及何伟团队。是一所以中医骨伤科为龙头,兼具中医内、外、妇、儿、针推、康复等相关配套专科的,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院。
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拥有GEsigna HDx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日本东芝AquilionTSX-101A型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机、日本东芝TSX-021B型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机(CT机)、日本岛津RSPEEDM型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机)、日本岛津MUX-100J型移动式X线摄影系统(移动DR机)、西门子SIREMOBILCompactL型移动式诊断C型臂X射线机、奇目Ziehm8000移动式诊断C型臂X射线机、珠海普利德PLD5600医用诊断X射线机、UNIGMMAX-RAYPLU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GELOGIQS8彩色超声诊断仪、MYLAB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光电1350P心电图仪、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日本Sysmex-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雷杜血气分析仪、贝克曼生化免疫流水线、贝克曼5800生化分析仪、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BDPhoenix100细菌鉴定仪、BACTEC9120血培养仪、Easycute全自动时间分辨分析仪、日本Sysmex-XN系列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拥有中医诊疗设备15类67种,能充分满足临床各科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患一家亲 共度中秋节

医患一家亲 共度中秋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8月28日下午四时,在骨伤科七楼会议室举办了“医患一家亲 共度中秋节”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院领导、工会、护理部的大力支持。 韩清民书记应邀出席活动,他在讲话中提到,我们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医生用心诊治患者,让患者能感受到医院处处充满爱心。医生视患者如亲人,患者视医生如家人,互敬互爱互信,携手对抗病魔。最后他祝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74岁的患者徐伯伯动情的说,住院期间,照顾他的医护人员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他们每天辛苦的工作,他心怀感激,借本次活动表达对医护人员最崇高的敬意。 击鼓传花、猜谜活动,把会场气氛推到高潮,参加活动的患者、医护人员各显身手、唱歌、跳舞、朗诵此起彼伏。大家品月饼、吃水果,提前感受中秋节的花好月圆。在热烈的氛围中,工会申主席给在座的患者、医护人员送上鲜花。并给每位患者送上平安符,祝愿他们早日康复。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乐声中活动落下帷幕,患者、医护人员依依不舍的合影留念,把美好的记忆定格在照片中。 院办 宣传科 2014年8月29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