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肿瘤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肿瘤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胸部肿瘤外科、妇科肿瘤、放射治疗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浙江省肿瘤医院始建于1963年10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集肿瘤预防、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于一体,承担着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连续8年名列中国最佳肿瘤专科排行前十。2019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正式签署医学合作协议,浙江省肿瘤医院正式挂牌“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临床医学院”。医院学科设置齐全。实际开放床位2008张,设有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51个业务科室,学科设置齐全,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治(MDT)模式覆盖常见病种。2018年门急诊人次52万、住院人次11.3万、手术台次2.1万、放疗例数8050例,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医院成功入选国家疑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肿瘤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是省医学重点支撑学科。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浙江省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我院,承担全省肿瘤防控和质控工作。医院注重人才培养。截至2018年底,医院共有职工200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89人,正高124人,副高223人。医院现有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级专家学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卫生领军人才若干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其他各类省级人才48人。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设有肿瘤学教研室,积极开展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和专科护理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工作。医院注重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挂牌我院,是中国科学院首个以肿瘤医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业研究机构,是中科院在京外成立的综合性医学类研究所,也是浙江省引进的首个国家级生命健康研究机构。医院设有浙江省胸部肿瘤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头颈肿瘤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实验室;此外,医院还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首个肺癌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医院设有肿瘤样本库,标本总量30万份以上,是国内规模较大的肿瘤样本库。医院主办的《中国肿瘤》和《肿瘤学》杂志,入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其中《中国肿瘤》被收入第八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影响力指数居肿瘤学术期刊首位。医院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68项。以第一完成单位先后获得各类省部级奖项14项,各类厅局级奖项36项。医院深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夏威夷大学癌症中心、杜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德国夏洛特医学中心等国际知名医学院校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2014年与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与美国夏威夷癌症中心签订“姐妹中心”合作协议。2015年获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积极组建肿瘤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已开展20余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医院弘扬人文精神。通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两为一担当”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流程、改善服务、提升软硬件,建成了流程合理、就医方便、注重人文的花园式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医院文化氛围。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向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医疗团队学习活动

5月7日上午,我省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医疗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全省各行业约700余人参加,我院领导毛伟敏、袁瑞玉、葛明华以及25位党团员、职工赴现场进行了学习。报告会上,上柏住院部4位医务人员和1位麻风休养员深情讲述了自身工作及亲身经历,与会人员被医疗队坚守信念、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对麻风病防治事业的执着热忱所感动。会议号召全省医务人员要学习他们怀抱梦想、奉献青春的人生追求;学习他们大医精诚、树仁立德的职业操守;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勇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心系患者、亲如家人的大爱情怀。此外,院党委利用微信、橱窗、内外网等形式进行了宣传,并召开了动员会,要求各党团支部要认真贯彻落实我院党委下发的《开展向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学习活动的实施方案》,广泛学习宣传上柏住院部医疗队先进的事迹,引导广大党团员干部群众学先进、见行动、争优秀、比贡献,立足平凡岗位作出自身贡献。全体党团员可进入省卫生厅外网专题网页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何预防褥疮的发生
李竹林
回答: 预防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设备、加强营养摄入、适度活动等方式实现。褥疮多因长期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常见于卧床或行动不便人群。 1、定期翻身 每2小时协助改变体位一次,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可采用仰卧位、侧卧位交替,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摩擦损伤皮肤。使用体位垫分散压力,特别注意骶尾、足跟等易发部位。 2、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擦洗后完全擦干,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可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霜保护受压部位,发现皮肤发红时禁止按摩,需立即减压观察。 3、减压设备 选用交替式充气床垫或记忆棉床垫分散体压。轮椅使用者应配置凝胶坐垫,坐姿每15分钟做抬臀减压动作。骨突部位可贴敷泡沫敷料缓冲压力,但需定期更换避免潮湿。 4、营养支持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增强皮肤抵抗力,贫血患者需纠正血红蛋白水平。存在吞咽障碍时应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维持需求。 5、适度活动 卧床者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健康侧肢体做抗阻训练改善循环。意识清醒者鼓励做深呼吸锻炼和床上桥式运动。条件允许时尽早进行坐位训练或辅助站立,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预防褥疮需建立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者应每日检查全身皮肤状况,记录受压部位变化。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水肿等加重因素,避免使用环形垫圈造成新的压力点。选择吸湿透气的棉质衣物和床品,环境温度维持在20-24℃。出现持久性红斑、水疱等早期表现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防止溃疡进展。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