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肿瘤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二级甲等

医院类型:肿瘤医院

医院性质:民营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阜阳市肿瘤医院位于阜阳市河滨东路146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宜人,被誉为阜阳“外滩”。医院创建于1949年,1989年改建为阜阳市肿瘤医院,是以肿瘤防治为特色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阜阳市抗癌协会、阜阳市病理研究所及病理会诊中心、阜阳市乳腺疾病诊疗中心设在本院;医院是蚌埠医学院教学点。2007年医院被卫生部定为“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肝癌筛查、早诊、早诊”定点单位;2008年被卫生部定为“淮河流域肿瘤发病监测点”,2010年被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癌症中心授予“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示范基地”;2010年8月被阜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阜阳市首批产业创新团队”--“阜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微创治疗创新团队”。医院占地面积70亩,固定资产1亿多元,年收入超亿元。现有在职人员986名,编制病床500张,实际开放床位700余张,年门诊量12万人次,年收治病人18000人次,其中各类肿瘤病人9000人次。年肿瘤手术病人1600余例、年肿瘤放疗病人960人次、年收治肿瘤内科病人2100人次。治疗范围达豫东南,皖西北多个县、市。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医院已建设成为以肿瘤防治为特色,集医疗、教育、科研、康复、保健和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并以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医疗设备、齐全的功能设施、一流的服务水准肩负着皖西北及周边省份肿瘤病人的诊疗。

阜阳市肿瘤医院设有:头颈肿瘤外科、胸部肿瘤外科、乳腺肿瘤外科、腹盆腔肿瘤外科、肿瘤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妇瘤科、中医肿瘤科、肿瘤微创治疗中心、肿瘤介入科等。其中肿瘤内科是阜阳市的市级重点学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头颈肿瘤外科是阜阳市的市级特色学科;病理科为阜阳市病理会诊中心,是阜阳市年检肿瘤病理标本最多的学科。医院能开展以手术、放疗、化疗、介入、微创、热疗、生物(免疫)及中医中药联合治疗肿瘤的综合治疗,提高了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医院配有肿瘤诊治相关大型医疗设备:日本东芝64排螺旋CT、C臂、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瓦利安23EX直线加速器、山东新华平板式模拟定位机、大型数控钴60治疗机、铱192后装机、肿瘤热疗治疗机、微波刀、多级肿瘤射频消融仪、氩氦刀、飞利浦DR、CR、腹腔镜、奥林巴斯电子胃镜、奥林巴斯电子肠镜、膀胱电切镜、阴道镜、彩超、东芝640mA数字化X线胃肠机、肿瘤细胞图象检查仪等100多台(套)现代化诊断和治疗设备。

阜阳市肿瘤医院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有专业技术人员430人,其中高级职称53名,中级职称151名。所有肿瘤专业人员均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武汉同济大学肿瘤医院等国内知名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医院有省医学会专家咨询顾问一名,省肿瘤学会县级医院临床肿瘤协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名,省肿瘤学会县级医院临床肿瘤协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一名,省抗癌协会、省肿瘤学会、省肿瘤放疗学会、省肿瘤内科学会、省肿瘤姑息治疗和康复学会、省肿瘤病理学会、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省抗癌协会介入专业委员会、省抗癌协会精确放疗专业委员会、省颌面外科创伤专业委员会等副理事长、常委、委员20名;阜阳市抗癌协会、阜阳市肿瘤学会、阜阳市病理学会、阜阳市抗癌协会放化疗专业委员会等理事长、副理事长、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秘书长、委员30余名。

阜阳市肿瘤医院走以人为本,科技兴院之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改善服务条件,扩大服务功能。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的战略,以临床应用研究为主体,基础研究为依托,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实行了科研课题基金制等一系列鼓励政策。近年来,医院各科注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每年提供近40万元资金选派骨干医护人员分别到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学习。2006年以来获得“阜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五项”;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年承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6次。2000年起,医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建了门诊大楼,高档病房楼和手术大楼,建造了洁净手术室,改造了病房楼3000平方米,开通了医院微机网络管理系统,现代化输液配送中心成立,“绿化,亮化,美化”了医院环境,被市政府授予“花园式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乳头挺立是癌症早期信号吗
王泽民
回答: 乳头挺立不一定是癌症早期信号,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少数可能与乳腺疾病相关。乳头状态变化可能由温度刺激、激素波动、衣物摩擦等非病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与乳腺增生、乳腺炎或乳腺癌等疾病有关。 1、生理性原因 乳头挺立最常见于寒冷刺激、性兴奋或机械摩擦时,平滑肌收缩导致乳晕区肌肉纤维缩短。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也会使乳头持续凸起,哺乳期则因泌乳反射更明显。这些情况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无须特殊处理。 2、乳腺增生 乳腺组织受内分泌紊乱影响可能出现增生性改变,伴随乳头敏感度增高。患者常伴有月经前乳房胀痛、结节感,但乳头形态变化多为双侧对称,超声检查可见腺体结构紊乱。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调节。 3、乳腺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乳腺炎可能导致乳头红肿热痛,炎症刺激使乳头持续性挺立。哺乳期女性多见,可能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需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引流。非哺乳期乳腺炎则需排除免疫因素。 4、佩吉特病 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典型表现为乳头乳晕区湿疹样改变伴顽固性挺立。早期可见鳞屑、渗液,后期可能出现乳头内陷。需通过乳头刮片细胞学检查确诊,治疗需手术联合放疗。该病占乳腺癌1-3%,进展相对缓慢。 5、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良性肿瘤可能刺激乳头持续勃起,常伴单孔血性溢液。超声可见导管扩张伴实性回声,需手术切除确诊。虽为良性病变,但存在恶变风险,尤其多发瘤体需密切随访。 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关注乳头是否出现不对称回缩、溢液或皮肤橘皮样变。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做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突然出现的单侧乳头持续性挺立伴外观改变时,需尽早就医排除恶性肿瘤。 王泽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