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第二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精神病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精神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金华市第二医院创建于1958年,原金华地区精神病院。如今已发展成为以“精神医学、心理学科、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和医养结合”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浙江中西部地区精神卫生事业的龙头单位。医院位于金华婺江南畔,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院内环境优美,是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平安医院、市首批园林式单位、市文明单位、市诚信医院。截至2019年5月,医院有在职职工430人。其中高级职称55人,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1名,市级名医6名,医界新秀3名,博硕士生14名。核定床位500张,实际开放床位912张。开放病区14个,其中,精神科病区6个(男病区3个,女病区2个,监狱病区1个),老年科病区6个,心理科病区1个,睡眠医学中心1个。另设有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康复治疗中心(老年康复和精神康复)、司法鉴定所等科室。2019年5月成立李凌江国家级名医工作站。特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凌江教授,定期来院指导工作。精神科是金华市重点学科。创建于1958年,作为金华市精神卫生专业的“龙头”,主要担负全市及周边地区精神疾病的医疗、康复、预防、教学、科研及司法鉴定等任务。整体实力雄厚,具有解决精神科急、重、难病例的能力。是金华市精神卫生中心、金华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政府指定的精神病医学鉴定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单位、浙大医学院精神专科联盟单位。老年科,又名金华市老年保健护理院,创办于2001年,是金华市首家集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老年专业服务机构。秉承“以老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代子女尽孝心,为社会献爱心”的服务宗旨,提倡亲情服务。是“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省级养医结合示范点”、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专科联盟单位。心理科成立于1991年,是省内最早开设的心理卫生专业机构之一。2000年,牵头成立金华市心理卫生协会成立;2001年,挂牌成立“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金华市合作中心”;2002年,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心理健康研究所”,是浙江师范大学心理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2005年,成立金华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要开展抑郁症、神经症、婚姻家庭问题、性心理问题、学生学习问题、儿童心理障碍等方面的诊治,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心理科病房主要收治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各类神经症患者。睡眠医学中心于2018年8月成立。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医学专科联盟单位,目前为全市技术最强、功能最全的睡眠障碍诊疗专业机构。一期设床位50张,有专科门诊,通过专业的咨询、检测、评估等,帮助失眠患者找到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中心倡导非药物治疗,帮助患者进行自助式睡眠训练,并引进了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经颅磁刺激仪等先进设备,力求提供更准确、专业的诊疗服务。康复治疗中心成立于2002年。中心开展专业系统的康复治疗,如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认知治疗、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师大多师从北京、广州、上海等国内权威治疗师,并得到香港康复会WHO康复协作中心项目总监贝维斯女士的长期指导。医院秉承“仁于心,精于医,惠于民”的院训,倡导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学科兴院、制度治院、文化美院“五大办院理念”,提出了成就精神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科、医养结合“五张金名片”的发展目标。医院广大干部职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为开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医院动态

更多 >

牵线搭桥破难题

5月16日,市二院党委书记蒋惠英及相关人员到扶贫结对村——罗埠镇跃龙村走访,一同前往的还有市改水办的二位业务干部。此次走访的重点是关于跃龙村自来水管网改造问题。 该村于2007年开通了自来水。由于第一次水管埋设深度不够,路面修修补补,造成管道受力损坏,加上村里地形高高低低,致供水管道破损、漏水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村民饮用水的正常保障,急需进行水管管网改造,但由于资金缺乏迟迟无法启动。医院在去年底到该村走访时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决定把帮助解决管网改造问题作为今年扶贫帮困的一项主要内容,并及时与市改水办取得了联系,争取改水项目的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此次走访是陪同市改水办人员实地察看,了解管网改造的设计施工情况,帮助督查管网改造项目的落实。 陪同我们一行的跃龙村支部书记洪玉清,笑说:“我村的管网改造,与五水共治的抓节水高度融合,谢谢,谢谢你们!”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外伤的后遗症有哪些 了解脑外伤的4大后遗症
孙为群
回答: 脑外伤后遗症主要有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等。脑外伤可能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击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后遗症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认知功能障碍 脑外伤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这些症状与大脑皮层或海马体损伤有关,可能伴随语言理解困难、定向力障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胶囊、吡拉西坦片改善脑代谢,配合认知康复治疗。严重者需进行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 2、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偏瘫、平衡失调或精细动作障碍,常见于基底节区或运动皮层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异常、步态不稳等症状。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药物可选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巴氯芬片缓解肌痉挛。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助行器具。 3、精神行为异常 额叶损伤易引发情绪失控、人格改变或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可能伴有攻击行为或情感淡漠。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药物可选择舍曲林片抗抑郁,奥氮平片控制精神症状。家属应保持耐心沟通,避免刺激患者情绪。 4、癫痫发作 脑皮质损伤后可能形成异常放电灶,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癫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抗癫痫药物,定期监测脑电图。发作时应保护患者防止二次伤害,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脑外伤后需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监测恢复情况,康复期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睡眠充足有助于神经修复。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异常及时就诊神经外科或康复科。 孙为群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