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我院消化内科成功切除结肠巨大息肉

时间:2013-08-1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15日,我院消化科为一名患结肠巨大息肉的患者施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获得成功。

  该患者为一37岁女性,门诊结肠镜检查发现患者降结肠可见一大小约70mm×60mm广基巨大息肉,呈分叶状,医生建议外科手术。但患者对外科手术顾虑重重,经考虑再三,决定来院消化内科做内镜下手术治疗。

  据检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内镜下切除这么巨大结肠息肉的报道,手术难度可想而知。我院消化内科主任周宇教授是粤西地区最早开展内镜下粘膜下切除术治疗的专家,曾为无数个疑难病患解除痛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缜密分析,他认为,对于这样巨大息肉,堵塞肠腔,视野不清的病例,如果单纯使用传统的高频电切息肉法不但难以成功,而且容易发生大出血、穿孔及基底部息肉残留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但是,如果对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两项改革,结肠巨大息肉的内镜下切除是可行的。他亲自制定治疗方案,一是将以往的充气观察法改为注水观察法,通过注水使肠腔扩张,息肉悬浮于水中,即可增加手术视野可见度,便于套扎息肉,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由于肠腔扩张而引起的不适;二是将一次性套扎电切法,改为分块切除联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法。

  手术开始了,只见周宇主任全神贯注,经内镜下,使用圈套器将患者结肠内的息肉体分块切除,逐渐暴露息肉基底部,再于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靛胭脂与生理盐水混合液,使病变黏膜隆起,然后再用圈套器套扎以病变为中心的黏膜,将息肉彻底切除。术中、术后创面无出血及穿孔,患者没有不适主诉,手术圆满成功。

  EMR法由于有水垫的作用,切除深度包括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全层,完整保留固有肌层,既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又避免穿孔的发生。可见,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只要处理得当,经内镜下切除巨大消化道息肉是安全可行的,这一技术的开展,为患者提供了内镜微创治疗的选择,免除了开刀之苦。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卫计委领导来院督导行风专项治理工作

8月14日,省纪委派驻省卫计委纪检组副厅级纪检员、监察专员王一鸣带领的省卫计委行风督导检查组来我院,对行业作风专项治理第二阶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湛江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才君、市纪委副处级纪检监察员市纠风办副主任苏小华、市卫计局局长张建文、市纪委派驻市卫计局纪检组长阮海燕及我院领导班子、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卫计局副局长陈耀伟主持。 张建文局长首先就湛江市医疗卫生系统行业作风专项治理情况向省卫计委督察组进行了汇报。我院曾荣院长在会上对我院的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工作作了汇报,表示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医院班子认识高度统一,行风治理工作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注重制度建设与机制完善,并认真对待上级督查,对反馈中提出的所有问题做针对性的整改,及时将整改情况及时上报了市卫计局纪检组。我院近期加大行风案件查处力度,对出现的行风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处理。在对顶风违纪当事人严肃处理的同时,我院还不忘树立正面形象,激励全院医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断加强我院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 王一鸣专员听取汇报后,高度赞扬了市卫生系统及我院在行风专项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市卫生系统及我院不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切合实际又有成效。王一鸣专员提出经过了动员部署、自查整改、现在是巩固深化阶段。他特别强调要在建立健全省卫计委要求的“十一项制度”上狠下功夫,要狠抓制度落实情况。王一鸣专员还围绕行风问题到我院住院部、门诊部进行了走访调研。 最后督察组还就督查情况进行了现场反馈,总体上对我院所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我院存在行风问题台账建立不够完善等问题,希望我院进一步按照上级要求,常态化做好行风专项治理工作。(图、文/刘? 审/郑苏林) 王一鸣专员作讲话 会议现场      现场考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