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院简介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位于风景独秀的南岳山下,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始终秉承严谨求实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科研和管理水平,努力朝着附属医院的目标前进。医院始建于1951年,至今已有68年历史,1997年是医院发展的分水岭,1997年以前,医院先后为湖南省干部疗养院和湖南省结核病防治医院,一直以康复疗养和结核病专科为主。1997年底,省卫生厅成建制把医院划拨到衡阳医学院,...查看完整详情

擅长领域

  • 胆结石
  • 胆囊炎
  • 肺炎
  • 肺结核
  • 冠心病
  • 骨折
  • 脊柱骨折
  • 甲状腺癌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脑梗塞
  • 肾病综合征
  • 糖尿病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环境

更多 >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介绍

颜亚平,男,1962年4月出生,院长,湖南省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院管理协会会员,1984年毕业于现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系,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擅长普外科、创伤外科,对肝胆、胃肠外科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李柏完,男,内科副主任医师,内科学科带头人。擅长呼吸内科。 蔡建平,女,儿科副主任医师。专长: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李柏完,男,1961年10月出生,副院长,1984年毕业于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湖南省呼吸学会委员,省结核学会副主任委员1984年—1989年在湘雅二医院工作,擅长呼吸内科及内科疑难杂症,对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 陈泰祥,男,1963年8月出生,党委副书记,外二科主任,1984年毕业于现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系,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骨、神经外科,开展的断肢、断指再植、人工关节置换、脊柱外科等手术在湘南地区具有领先地位。 王元星,男, 1964年1月出生,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湖南省心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擅长普胸外科和心脏外科。 王岳林,男,1965年11月出生,院长助理兼大内科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现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系。擅长心血管内科,对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心律失常的治疗有特色,在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刘书利,男,1958年8月出生,结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防痨专家,1982年毕业于现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系。对结核病和难治性结核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旷义炳,男,1951年10月出生,副主任医师,1972年毕业于现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系。擅长普外科,尤其对甲状腺、肝、胆、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有较高造诣。 杨许平,男,1968年8月出生,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专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蔡建平,女,1960年6月出生,科教科科长,儿科副主任医师,专长: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付善国,男,1962年8月出生,主任医师,医务科科长,1984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先后进修于北京、上海等地,曾获核工业部科研成果三等奖,是核工业部破格提拔的高级医疗技术人员,擅长呼吸内科和消化内科疑难疾病的诊治抢救,对内镜下诊治胃、肺部疾病经验丰富。 胡承光,男,1967年12月出生,副主任医师,大外科主任,1991年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系,曾在苏州等地进修,擅长普外、骨外疾病的诊治,对肝胆、胃肠外科的诊治经验丰富。 李美云,女,1969年11月出生,副主任医师,CT室副主任,专长:CT扫描及检查。 李 科,男,1967年12月出生,内科副主任医师,专攻呼吸内科,擅长对肺心病及其它肺部疾病的诊治。 刘国庆,男,1955年5月出生,内二科主任,内科主治医师,专长:消化、肾脏、内分泌、呼吸疾病。 黄 义,男,1967年8月出生,内二科副主任,中西结合主治医师,专长:糖尿病、肾病,能熟练开展血液透析术。 曹丽君,女,1974年11月出生,内一科副主任,内科主治医师,专长:心血管、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胡双武,女,1969年5月出生,内科主治医师, 200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专长: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 刘建业,男,1957年4月出生,结核科副主任,内科主治医师,在难治性结核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谢桂香,女,1959年6月出生,麻醉科主任,麻醉科主治医师,专长:麻醉、疼痛治疗。 王又保,男,1963年3月出生,外一科副主任,外科主治医师,擅长甲状腺、乳腺及腹腔肿瘤,曾在省肿瘤医院深造。 凌 伟,男,1966年2月出生,医务科副科长,外科主治医师,擅长普外科疾病的诊治。 李继红,男,1971年1月出生,外二科副主任,外科主治医师,擅长普胸外科和心脏外科。 阳丽君,女,1963年4月出生,妇产科副主任,妇产科主治医师。擅长妇产科肿瘤,能熟练开展妇科和产科等手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心病饮食注意哪些事项
郝盼盼
回答: 肺心病患者饮食需注意低盐、高蛋白、易消化、少食多餐、控制液体摄入等事项。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合理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营养状态。 1、低盐饮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过量钠盐可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荷。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减少酱油、味精等含钠调料的使用。 2、高蛋白摄入 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蛋清、豆制品等,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5克计算。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呼吸肌无力,但过量可能加重氮质血症。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需调整蛋白摄入量。 3、易消化食物 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推荐燕麦粥、软烂面条、南瓜羹等低纤维主食,搭配去脂肉末、豆腐等副食。胃肠淤血患者需避免粗硬食物刺激消化道。 4、少食多餐 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过饱会使膈肌上抬影响呼吸功能,增加心肌耗氧。两餐间可补充坚果糊、酸奶等营养密度高的间食,夜间避免进食过多以防反流。 5、控制液体量 合并心衰时每日液体摄入不超过1500毫升,包括饮用水、汤羹、果汁等所有液体。使用有刻度的水杯计量,排尿困难者需记录出入量。限制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 肺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水肿加重。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但避免盲目使用营养补充剂。烹饪时注意保留食材营养,如蔬菜先洗后切、急火快炒。保持饮食规律的同时,需配合氧疗、药物等综合治疗,出现食欲骤降或腹胀加剧应及时就医评估。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