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

分子生物实验室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分子生物实验室在院领导的悉心关怀、全力支持与大力投入及全院各职能科室与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助下,在迄今不到一年时间里,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一、现代化分子生物学与转化医学平台建设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投入,经过系统整合论证,采购添置了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仪器。经过不断整合优化、实验室硬件与配套设施,已经顺利运行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系统优势,建立完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

(1)肿瘤分子诊断、循环上皮细胞检测(CTC)及多个临床科研平台的建立。目前可提供的分子生物学科研平台、细胞学实验平台、分子病理学实验平台;标准化的细胞系/库保存体系,建立了完善的临床资料与样本库奠定基础。为提高我院的临床与科研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条件与保障。

(2)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规范的制订与仪器的安装及调试:先后安装调试了美国强生公司的CTC、ABI荧光定量PCR系统、梯度PCR仪、Bio-Rad凝胶成像系统、超低温冰箱、超速冷冻离心机、百级层流室、Thermo生物安全柜、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Millipore超纯水系统、蛋白电泳等。迁建改造升级了洛阳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升级安装新设备,确保局部百级的超洁净级安全实验环境,维护修缮原有故障的旧CO2培养箱及超净工作台,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状态与效率,修旧利废,实现了资源的最高效的再利用,为医院节约了一笔费用 。

二、新员工技能培训、素质培养与考核

对新员工常态化实时培训考核,为适应我院及实验室的发展要求与目标,独立、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取得了全国PCR实验室检验人员合格证书,为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保证。

三、临床医学科教研

(1)科研学术交流与成果:积极参加国家级及省市各级专业学术会议,跟踪国际前沿与动态;先后参加CSCO肿瘤学年会、中日韩消化肿瘤会议、郑州转化医学国际会议等学术活动;在本市及院内、兄弟科室学术交流讲座等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共举办循环肿瘤细胞检测(CTC)、肿瘤分子诊断及个体化治疗进展讲座、流式细胞仪操作配合院部的各项迎检、参观来访接待讲解任务,充分展示了我院临床科研平台的实力与水平,获得好评。

(2)研究生课题、培养与科研支持:迄今为止,共有十五名本院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做课题,并且圆满完成相关研究。为研究生、临床实习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培训,医学英语/专业外语讲座,提高了医学英语交流的能力与兴趣。配合院工会团委,为院职工举行外语讲座—“走遍美国”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申报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今年获得了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90万元), 为提升我院的科研实力贡献了一份力量;刘刚主任作为主编之一,组织策划撰写学术专著一部《microRNA与肿瘤》,现已完成,预计明年将于科学出版社出版。 注重立项选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力争实现科研逐步从少到多,从量向质转变。切实起到推动科室与医院的技术进步。近期刘刚主任新增选为市抗癌学会肿瘤标志物分会副主委。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轻微脑梗塞好了还能干活吗?
邵自强
回答: 轻微脑梗塞患者症状缓解后一般可以继续工作,但需根据恢复情况和医生建议调整劳动强度。轻微脑梗塞通常由脑部小血管短暂缺血引起,可能遗留轻微肢体无力或反应迟钝等症状。 脑梗塞急性期后若经规范治疗且无严重后遗症,多数患者可逐步恢复轻至中度体力劳动。神经功能缺损轻微者,如仅存在短暂头晕或轻度手脚麻木,可在康复训练后从事低强度工作,如文职、轻度家务等,避免高空作业、重体力劳动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操作。恢复期间需定期复查头颅CT或脑血管造影,监测血管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因病灶位置特殊,即使症状轻微也需长期避免剧烈活动,如脑干或小范围皮质梗塞可能影响平衡功能。 少数患者虽影像学显示梗塞灶小,但存在血管狭窄、高血压控制不佳等基础疾病,过早恢复高强度工作可能诱发二次梗塞。合并糖尿病、房颤等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原发病,劳动能力需结合心肺功能综合评估。职业司机、精密仪器操作者等特殊岗位,即使症状消失也应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再复工。 建议康复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监测血压血糖。工作中每1-2小时休息5分钟,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