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鹤壁分院

康复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由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中原第一针”邵经明教授再传弟子坐诊,曾在北京跟随针灸大家阎润茗、“叶氏金针”叶成亮、伤寒名家周乐年学艺数年。多年潜心研究出八大特色疗法:

特色之一:灸法,让您在享受中治病保健、延年益寿。1、太乙灸: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半身不遂。2、热敏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小儿腹泻,面瘫。3、胃肠灸: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4、调经灸: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症。5、升白灸:放、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6、美容灸:黄褐斑,痤疮,抗衰老。7、助眠灸:失眠。8、保健灸:提高免疫,防病延年,调节内分泌。9、天灸:哮喘,咽炎,过敏性鼻炎,关节炎。10、灯火灸:腮腺炎,胃痛,腹痛。

特色之二:无痛针刺,治疗哮喘、慢支、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梗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卵巢早衰、乳腺增生、缺乳、不孕症等妇科疾病以及颈、肩、腰、腿痛和肿瘤放化疗后副反应。

特色之三:穴位埋线,瘦身、塑形、解除疑难杂病。痛苦小,疗效好。

特色之四:浮针,快速消除软组织疼痛,痛苦小,止痛快。

特色之五:火针,对风寒湿痹等疑难杂病有奇特疗效。

特色之六:针刀,针与刀的完美结合,对颈、肩、腰、腿痛即时效应明显。

特色之七:整脊,调节脊柱关节紊乱,让您的身体重新找到平衡。

特色之八:小儿推拿,为您的宝宝量身定做的绿色疗法,对食积、腹泻、惊吓有速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分泌性中耳炎该如何预防
李延忠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病原体感染、调节气压平衡、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等方式预防。该病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1、保持鼻腔通畅 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堆积,降低咽鼓管阻塞风险。感冒或鼻炎发作时可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等减充血剂缓解鼻塞,但需遵医嘱控制使用周期。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 2、避免病原体感染 流感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儿童群体需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降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引发的继发性中耳炎概率。哺乳期婴儿宜采用半竖立位喂奶,防止乳汁反流至咽鼓管。 3、调节气压平衡 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鼻窦炎期间避免高空飞行或深潜,必要时使用伪麻黄碱片等药物帮助维持中耳压力平衡。游泳时佩戴专业耳塞,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引发炎症扩散。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长期熬夜或压力过大会降低黏膜防御功能,建议保持7-8小时睡眠并适当进行正念减压训练。 5、治疗上呼吸道疾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慢性鼻窦炎需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腺样体肥大儿童若出现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需评估是否需行腺样体切除术以解除咽鼓管压迫。 日常需避免频繁掏耳损伤鼓膜,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廓积水。出现持续耳闷、耳鸣或听力减退超过两周时,应进行声导抗测试和耳内镜检查。哺乳期母亲需注意喂养姿势,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半年接受一次耳科保健筛查。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积液吸收,但禁止自行穿刺鼓室或使用偏方滴耳。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