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

肿瘤内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内科分为肿瘤内一科和肿瘤内二科。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创建于1998年,是医院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和综合治疗的专业科室。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肿瘤内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学科发展的特色,即集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生物靶向治疗为一体的肿瘤综合治疗的学科发展模式。

肿瘤内一科固定床位42张,现在编医师13人,其中医学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医学硕士6人,在读硕士2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1人。护理人员12人。月门诊量400余人次、出院病人150余人次。科室收治病种齐全,包括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妇科肿瘤、淋巴瘤等。科室治疗着眼于全身,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和增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治疗模式主要包括:1)术后辅助化疗: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2)术前新辅助化疗:降低肿瘤负荷和及早控制远处转移灶,创造手术机会,3)姑息化疗:多发或已经广泛播散不宜手术的患者,4)生物治疗,5)靶向治疗,6)同步放化疗等多种模式。目前除进行常规的全身化疗外,我们还先后开展肿瘤介入治疗、时辰化疗、细胞生物治疗等新技术,使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卵巢癌、淋巴瘤等肿瘤的治疗水平达国内先进,并多次获院新技术新项目奖及技术规模奖。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卫生厅计划项目1项,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项,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论著2部。

肿瘤内二科目前在编医师1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医学博士3人,硕士3人,在读硕士2人。所有医师均在北京、上海等肿瘤专科医院接受过规范化培训,理念新颖、技术力量雄厚。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的教学任务,承担山东省博士基金1项,山东省卫生厅计划项目1项,烟台市计划项目多项,多项已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论著2部。

肿瘤内二科以《NCCN肿瘤临床诊疗指南》为指导实施规范化治疗,同时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我科还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护理队伍,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医疗服务;目前开展的PICC置管技术,大大减轻了肿瘤病人反复静脉穿刺导致的痛苦,并让血液充分稀释化疗药物,减少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深受广大肿瘤病人的欢迎和好评。科室主要收治消化系统肿瘤、头颈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等病种;开展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生物治疗手段;开展包括癌痛治疗、功能康复、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等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项目;开展注册的国际和国内的新药多中心临床研究、慈善赠药项目;开展肿瘤诊疗咨询、患者健康教育项目。治疗特色及开展项目: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胃癌、大肠癌、肝癌等(术前、术后及III、IV期病人的化疗);食管癌、胃癌、直肠癌、肺癌、鼻咽癌、宫颈癌等的同步放化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持续引流和胸腹腔内化疗,24小时持续静脉泵化疗,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PICC管的常规植入术和护理。拟开展肿瘤的细胞治疗等新技术项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学组在烟台成立

(宣传处讯) 7月6日,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发起的“中国护理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在我院正式启动,我院149名护理管理者参加了启动仪式。卫计委北京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副处长周靖、山东威高集团副总裁,威高医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毅,山东威高管理学院院长王充及我院院长杨军出席仪式并致辞。 近年来,随着医改新形势的来临,公众对于护理团队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护理团队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如何针对医院的护理管理现状进行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学习是护理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主题。中国护理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是顺应医改新形式和我国护理队伍建设而诞生的卫生管理人才培训项目。项目由卫计委北京人才培训中心和威高集团威高管理学院具体承担护理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旨在提升护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全方位护理管理人才,打造一支优质的护理管理团队,加强医院护理品牌的建设,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据悉,该项目在我院启动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院护理管理者的水平,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打造一支优质的护理管理团队。并将以此为契机,推进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护理管理工作的合作与发展,加强烟台市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学组成立会议于8月8日在烟台养马岛天马宾馆胜利召开,我院泌尿外科为承办方。大会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我院高振利副院长任组长,王科主任医师任副组长,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王建宁副主任医师任副组长。 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教授、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徐忠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牛远杰教授等全国著名专家参会,并做了精彩报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空腹血糖高,达到了6.9
刘福强
回答: 空腹血糖达到6.9毫摩尔每升属于空腹血糖受损,可能提示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渴、多尿、乏力等症状。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方式改善,必要时需就医评估。 1、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空腹血糖升高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腹部脂肪堆积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餐后困倦、皮肤褶皱处色素沉着等症状。改善措施包括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辅助调节血糖。 2、遗传因素 糖尿病家族史人群更易出现空腹血糖异常。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注意避免高糖饮食诱发血糖波动。建议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早期发现糖耐量异常时可遵医嘱使用格列美脲片、西格列汀片等药物干预。 3、不良饮食习惯 夜间进食过量或晚餐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可能导致晨起空腹血糖偏高。典型表现包括晨起口干、食欲亢进。建议晚餐控制主食量,增加绿叶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睡前加餐。必要时可短期使用那格列奈片等餐时血糖调节剂。 4、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不动会降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这类人群常伴有体重增加、体能下降。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配合阻抗训练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干预无效时需考虑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等胰岛素增敏剂。 5、肥胖 内脏脂肪过多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典型体征包括腰围增大、颈部黑棘皮症。建议通过低热量饮食减轻体重,当体重下降5%-10%后多数人血糖可改善。严重肥胖者可考虑使用利拉鲁肽注射液等GLP-1受体激动剂。 建议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主食选择糙米、燕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餐搭配足量非淀粉类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连续静坐超过1小时。若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空腹血糖仍超过6.1毫摩尔每升,应到内分泌科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功能检查。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