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眼科医院

新生儿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新生儿科是医院唯一一个专门用于收治3个月以内婴儿的科室。

病房设有开放床位9张,医护人员1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护师1名,护士10余名。

为确保患儿医疗安全,从聊城市某三级医院引进新生儿专家,并配有一批专门到北京、济南及毓璜顶医院进修学习、工作细致认真、技术高超的医护人员。配有各种精良而齐全的仪器设备,能满足所有住院病人需要。主要仪器设备有:进口机械通气式呼吸机1台(含经鼻CPAP功能)、多功能中央监护仪8台、辐射式保暖抢救台1台、封闭式保温箱10台、微量注射泵10支、新生儿喉镜1个、新生儿复苏气囊2个、黄疸治疗箱12个、经皮测胆仪及微量测血糖仪等,可进行24小时持续消毒的消毒机1台。

新生儿科主要治疗以下疾病:各种孕周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胎粪吸入综合症、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各种电解质紊乱性疾病如低血糖症等、新生儿惊厥、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贫血及各种婴儿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腹泻、败血症脓疱疮等。

新生儿科的医护队伍技术高超,工作认真、细致,除了完成大量繁重的日常工作外,还先后开展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作:如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静脉高营养疗法从根本上解决患儿营养问题,促红素治疗新生儿贫血,换血疗法治疗早产儿黄疸等,从而大大减少了输血几率。机械通气疗法成功抢救了多名呼吸衰竭患儿的生命。目前新生儿科呼吸机应用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为确保长期通畅输液,科室率先开展的PICC及脐静脉插管技术,填补了市级医院空白。上述综合救治措施使新生儿科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近几年来共成功抢救孕周在28~30周,体重在800~1500克的高危早产儿20余例,打破了以往孕周28周以下,体重低于1000克不能成活的历史。

近几年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先后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全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新生儿科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开展科研成果14项,完成国家级专利16项、编写专业论著9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巨大脑脓肿患者经神经外科行颅内钻孔引流术康复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为一名患有巨大脑脓肿致定向、认知力下降的患者开展钻孔脓肿冲洗引流术,患者好转出院。 家住开发区的李女士两个月前开始一直发烧,原以为是感冒了,在家附近诊所行抗炎治疗,开始时略有好转,但随后头痛逐渐加重,用药后也不缓解,于是李女士来到我院就诊。入院后经内科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会诊,明确诊断为“左颞枕叶脑脓肿”,转入神经外科治疗。患者影像资料提示其左颞叶、左顶叶有一巨大脑脓肿腔,局部相连,因其脓肿巨大,对周围脑组织慢性压迫,导致部分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已出现意识淡漠,定向力、认知力下降等症状。针对患者的病情,神经外科专家经过认真的讨论研究,决定为其行钻孔脑脓肿冲洗、引流术。由于李女士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医生经过系统控制和抗炎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为其实施了钻孔脓肿冲洗引流手术。术中神经外科专家在患者患侧枕部头皮切口,颅骨钻孔,打开硬脑膜,以抗生素溶液对脓肿腔进行冲洗,术后置管引流一周拔除,术后经过继续抗炎等综合药物治疗,患者明显好转顺利出院。 脑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颅内,引起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成为颅内脓肿,脓肿位于脑组织内者即为脑脓肿。导致颅内脓肿的细菌来源可来自临近的感染灶(如中耳炎、鼻窦炎、面部疖肿),远隔部位的感染灶(如肺炎、心内膜炎),或通过开放性颅脑损伤直接进入颅内。 脑脓肿病人一般表现三类症状,即急性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局灶性症状。 临床表现为: 1、全身感染期:为起病初期,患者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此期因患者症状非特异,难以据此做出诊断。随诊炎症局限化,上述症状逐渐减退。 2、颅内压增高:在脑脓肿形成过程中,病人多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头痛,呈持续性阵发加剧,头痛部位一般与表浅的脓肿部位一致,因此病变局部颅骨可有叩痛,头痛常伴有呕吐,约半数病人可有眼底水肿。 3、脑局限症状:⑴癫痫;⑵脑膜刺激征;⑶中枢性面瘫、偏瘫或椎体束征阳性及小脑体征等。 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病灶局限、脓肿较小、神经症状不明显者。手术治疗包括脓腔穿刺和脓肿切除术。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