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眼科医院

我院召开2014-2015学年第一期教学工作会议

时间:2014-07-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做好新学期全院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发扬成绩,2014年7月18日,我院召开“2014-2015学年第一期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由科教科赵方欣科长主持,分管领导姜乃德院长助理出席会议,临床和医技各教研室主任、秘书,各教学小组组长、干事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姜乃德院长助理首先代表医院,对一直坚持在教学岗位上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上学期,我院能够成为滨州医学院非隶属附属医院,完成医院年度《党政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之一,是全体教学工作人员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的成果。医院重视教学工作,将继续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师福利,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再接再厉,借助滨州医学院强大的教学力量,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步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列。

  随后,科教科赵方欣科长总结了上学年教学经验,并部署了新学期教学工作。上学年,在全体教学人员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学校和医院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并且各项教学工作质量和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但是,通过滨州医学院非隶属附属医院评审认可的同时,也暴露了我院在理论授课质量、见习带教模式和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希望各位老师参照评审专家给予的建议和意见,正视不足,认真反思,自我剖析,及时整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我院始终坚持医教研并重发展,将教学工作作为医院发展的三大中心任务之一,纳入医院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质量考核体系加以考核、落实。成为滨州医学院非隶属附属医院,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更是机遇。我院将抓住机遇,在教学方面继续迈出坚实的步伐,以教学促进医疗和科研,以教学促进管理,为进军三级医院奠定坚实基础。

医院动态

更多 >

巨大脑脓肿患者经神经外科行颅内钻孔引流术康复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为一名患有巨大脑脓肿致定向、认知力下降的患者开展钻孔脓肿冲洗引流术,患者好转出院。 家住开发区的李女士两个月前开始一直发烧,原以为是感冒了,在家附近诊所行抗炎治疗,开始时略有好转,但随后头痛逐渐加重,用药后也不缓解,于是李女士来到我院就诊。入院后经内科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会诊,明确诊断为“左颞枕叶脑脓肿”,转入神经外科治疗。患者影像资料提示其左颞叶、左顶叶有一巨大脑脓肿腔,局部相连,因其脓肿巨大,对周围脑组织慢性压迫,导致部分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已出现意识淡漠,定向力、认知力下降等症状。针对患者的病情,神经外科专家经过认真的讨论研究,决定为其行钻孔脑脓肿冲洗、引流术。由于李女士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医生经过系统控制和抗炎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为其实施了钻孔脓肿冲洗引流手术。术中神经外科专家在患者患侧枕部头皮切口,颅骨钻孔,打开硬脑膜,以抗生素溶液对脓肿腔进行冲洗,术后置管引流一周拔除,术后经过继续抗炎等综合药物治疗,患者明显好转顺利出院。 脑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颅内,引起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成为颅内脓肿,脓肿位于脑组织内者即为脑脓肿。导致颅内脓肿的细菌来源可来自临近的感染灶(如中耳炎、鼻窦炎、面部疖肿),远隔部位的感染灶(如肺炎、心内膜炎),或通过开放性颅脑损伤直接进入颅内。 脑脓肿病人一般表现三类症状,即急性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局灶性症状。 临床表现为: 1、全身感染期:为起病初期,患者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此期因患者症状非特异,难以据此做出诊断。随诊炎症局限化,上述症状逐渐减退。 2、颅内压增高:在脑脓肿形成过程中,病人多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头痛,呈持续性阵发加剧,头痛部位一般与表浅的脓肿部位一致,因此病变局部颅骨可有叩痛,头痛常伴有呕吐,约半数病人可有眼底水肿。 3、脑局限症状:⑴癫痫;⑵脑膜刺激征;⑶中枢性面瘫、偏瘫或椎体束征阳性及小脑体征等。 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病灶局限、脓肿较小、神经症状不明显者。手术治疗包括脓腔穿刺和脓肿切除术。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