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是诊治耳、鼻咽、喉部各类疾病的专业科室,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科室有一支医德好、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才队伍,有主任医师、(教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医学硕士4人。耳鼻喉科设有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听力检查室、内窥镜检查室及门诊手术室。配有性能优良的南韩产耳鼻喉科综合操作台、工作站,德国产听力检查系统,进口耳科电钻、支撑喉镜及纤维咽喉镜等先进医疗设备,为给病人进行准确的诊断和精到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耳鼻喉科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对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均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在各种类型鼻炎、急慢性鼻窦炎、鼻窦囊肿、鼻息肉、急慢性扁桃体炎、各种类型中耳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采取手术与药物相结合、中药与西药相结合、局部与全身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功能性鼻窦镜手术,拓展了鼻部手术范围,放宽了手术病人的年龄限制,病人痛苦小、花费少、住院时间短,明显减轻了手术对病人的创伤,显著提高了治愈率,使鼻部疾病的治疗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耳鼻喉科对头颈部肿瘤,尤其是早期喉癌的诊断及治疗达到了较高水平,居泰安市领先地位;开展了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颈廓清术等手术,在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时间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病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使该病早期病人的五年治愈率达80%以上。该科还成功完成了多例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及多种咽旁间隙肿瘤切除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几年来,随着鼾症病人的增多,耳鼻喉科开展了腭咽成形手术(UPPP),根据不同的梗阻平面,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我院成立了以耳鼻喉科为主,含多个临床科室的鼾症综合治疗中心,新进了多功能呼吸睡眠监测仪、射频消融仪、微波治疗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为鼾症的治疗提供了坚强保障。耳鼻喉科各种急症病人占相当比例。该科在处理各种急症如严重鼻出血、外伤性假性动脉瘤、耳鼻各部复杂外伤、颈部外伤、严重喉挫伤以及喉、咽、气管、食管切割伤、气管、食管异物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救治成功率高。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启动医院标准化建设“回头看”工作

  8月18日上午,我院召开医院标准化建设“回头看”工作调度会,安排部署了“回头看”检查工作任务。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长勤,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建功,副院长贾庆卫、杨晓雯、王俊勤及各检查组成员参加了会议。杨晓雯副院长主持会议。 本次检查采取各部门联合检查的方式进行,分为行管后勤组、内科组、外科组、医技特殊科室组、核心条款组五个大组,重点督导检查科室质控活动、核心制度落实、职能部门质控履职、三级甲等医院现场评审过程中省卫计委专家提出的整改措施落实等情况。 会上,胡建功副书记,贾庆卫、王俊勤副院长,分别提出更加明确、细化的指导意见。 李长勤院长强调,医院标准化建设“回头看”活动作为医院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检查,认真评价各部门、科室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推动医院实现发展新跨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紧张喉咙就有压迫感怎么办
李延忠
回答: 一紧张喉咙就有压迫感可通过放松训练、调整呼吸、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紊乱、咽喉反流、甲状腺疾病、喉部肌肉痉挛等原因引起。 1、放松训练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能缓解喉部肌肉紧张。从足部开始依次收缩再放松全身肌群,配合想象放松场景,每次练习15分钟。日常可重复进行肩颈部位的热敷按摩,帮助减轻局部肌肉僵硬感。 2、调整呼吸 腹式呼吸训练能改善过度换气导致的喉部紧缩感。用鼻缓慢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缩唇缓慢吐气,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6-8次。避免快速浅呼吸诱发喉部痉挛。 3、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可减少焦虑相关的躯体化反应。记录紧张发作时的情境与思维模式,通过正念冥想降低对躯体症状的过度关注。持续压力较大时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4、药物治疗 存在明显焦虑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需配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控制胃酸。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针对性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 5、就医检查 喉镜检查可排除声带息肉、喉部肿物等器质性疾病。甲状腺超声和功能检测能鉴别甲状腺相关病变。长期症状未缓解或伴随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时,需到耳鼻喉科或内分泌科进一步评估。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咖啡因和辛辣食物刺激咽喉。练习瑜伽或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症状频繁发作时应记录触发因素,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发作特点和伴随症状,便于准确诊断。注意区分心理因素与器质性疾病,避免过度自我暗示加重不适感。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