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肝胆胰外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创建于1996年,在黄信孚及邢宝才主任的领导下,完成了大量的临床工作,培养出了一大批研究生以及青年医师,同时科室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肝胆胰外科现有正高职称医生2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在读研究生3人。所有医生均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年手术400余台,肝切除200余台,胰十二指肠切除50余台。
  经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及国内外的经验交流,使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逐渐在医疗工作上独具特色,主要开展肝、胆、胰腺﹑大肠癌肝转移及腹膜后肿瘤的规范化手术治疗、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和姑息治疗。特别是在扎实的肝胆外科技术上对血管外科理念的引入,使得风险高、难度大的手术成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技术特色:各种类型高难度肝脏肿瘤(巨大肝癌、临近/侵犯肝门的肝癌、复发肝癌)的不同术式、个体化的肝切除手术,标准及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吻合),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联合腹腔干动脉切除的胰腺癌切除手术,全胰腺切除手术,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手术,高难度肝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手术,复发性后腹膜肿瘤的手术切除等。以上手术的成功开展有效地提高了肝胆胰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围手术合并症控制在满意水平,给肝胆胰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北京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是一个以肝胆胰腺外科为主的专业病区,主要收治各种原发及转移性肝脏、胆道、胰腺、消化道以及腹膜后肿瘤患者。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等肝脏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是该病区的特色和发展方向之一。结合该病区的优势和广泛的国内外交流,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将最新的观念和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实践,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例如,该病区积极倡导大肠癌肝转移新观念、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组织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协作治疗指南,为该病种的规范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梗阻性黄疸和胰腺肿瘤的外科治疗,是该病区的另一特色和发展方向。近年来,该病区将肝脏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最新技术相结合,在肝门胆管癌和胰腺癌的外科治疗方面开展了一些高难度手术,如高龄患者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门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及全胰切除术、联合半肝及门静脉切除的肝门胆管癌切除术等,大大提高了这些患者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给一些被普遍认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带来了根治肿瘤的机会。
  复杂后腹膜肿瘤的手术切除,亦是该病区的特色之一。凭借精湛的外科技术和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熟练运用,为多名曾受拒于数家医院或在外院治疗失败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以学术为基础,以临床为根本,学术发展和临床工作齐头并进,是该病区的宗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是该病区的工作作风;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保证了该病区医疗工作的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9月健康大讲堂

主题:远离淋巴瘤困扰 日期: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时间:9: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三楼会议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讲座题目1:如何读懂淋巴瘤病理诊断报告 内容简介: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实施科学规范治疗的前提,初诊为淋巴瘤的患者一定不要着急,您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理分类和亚型。面对专业的病理诊断报告您是否感到一头雾水?您是否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配合治疗?来,战胜疾病从了解疾病开始,病理科专家带您读懂病理诊断报告。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向红 教授 李向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从事病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病理及与之相关的分子病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淋巴瘤、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经验丰富。 讲座题目2:怎样远离淋巴瘤 内容简介:告诉您淋巴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被诊断为淋巴瘤,应如何与医生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刘卫平 主治医师 刘卫平,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获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内基金资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论着2部,参译论着1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教师。 现场互动活动: 1. 邀请曾在我院治疗并已康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新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现场咨询问答(5个提问机会) 3. 现场有奖问答(5个答题机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康复会 咨询电话:88121122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www.bjcancer.org 和官方微信获取最新科普讲座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