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人民医院

儿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设病床30张,医护人员15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儿科发展迅速,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培养各类人才,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建设,科室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医院还特别重视儿科的硬件设施投入,先后购置了新生儿光疗暖箱、微量输液泵、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经皮黄疸测定仪、经皮给药治疗仪等高精尖设备,为抢救危重患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儿科在抓管理、上水平的同时,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现科室开展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养血症、早产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炎并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肾病综合征、心律失常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居民排长龙 专家义诊忙

8月13日上午,我院组织专家义诊队伍来到鲸园街道城北社区,开展“健康进社区”活动。应社区居民要求,我院组建了一支包括肾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手足外科、神经内科、心电图室专家在内的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 8点20分,医护人员携带着心电图仪、听诊器、血压计、血糖仪抵达城北社区,社区义诊活动室已有100多名市民在此等候,他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排队取号,有序地等待着专家的诊治。 71岁的丛大姨一早就来到我们义诊活动室,平时打扫卫生,总感觉胸闷难受,今天来到我们活动室做了心电图,邹大夫耐心询问日常有没有用药,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邹大夫为其指导用药,并建议丛大姨能够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和进一步的治疗。孙大姨有轻微的骨质增生,两腿膝关节疼痛,严重时不能弯曲,手足外科的谷大夫建议尽快到医院做个磁共振,检查一下副韧带和半月板。前来义诊的居民络绎不绝,心电图室门口大排长龙,这可忙坏了我们的工作人员,短短一上午时间,就为80多名居民做了心电图。 义诊结束后,社区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居民都特别高兴,都是带着笑容离开的,希望你们能经常来。”志愿者们用灿烂的笑容,规范的操作,热情周到的服务,为社区居民送去了健康,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里有白絮状的东西是什么
黄钟明
回答: 尿里有白絮状物可能是尿液中盐类结晶、泌尿系统感染或蛋白尿的表现。常见原因有尿液浓缩、尿道炎、膀胱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 1、尿液浓缩 饮水不足或大量出汗导致尿液浓缩时,尿酸盐、磷酸盐等结晶析出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在晨起第一次排尿时较常见,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观察絮状物是否减少。 2、尿道炎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中混有炎性分泌物。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道口可能出现红肿。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3、膀胱炎 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膀胱时,尿液中可能出现白色絮状脓细胞团块。典型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感、排尿灼热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治疗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药物。 4、肾炎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尿液中蛋白质与脱落上皮细胞结合形成絮状物。可能伴随眼睑浮肿、血压升高。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常用药物包括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 5、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是其特征性表现,尿液静置后可见白色絮状沉淀。患者多伴有严重水肿和低蛋白血症。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治疗需联合使用缬沙坦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如发现尿液浑浊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更需重视尿液异常变化。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