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普外科 (共2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普通外科(含中西医结合胆道外科)是国家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的重要组成学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

普通外科作为全国中医胆石病重点专科,提倡“胆病从肝论治”,尤其对难治性肝胆管结石病和胆胰炎症性疾病,坚持中西医并重,应用“辨证与辨病结合、手术与非手术结合、预防与治疗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普通外科目前有上海市名中医1名,博士后合作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2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学科曾承担四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课题,注重产学研结合、开发出“胆宁片”、“清胆胶囊”、“养肝利胆颗粒剂”、“锦红片”等系列防治胆胰疾病和外科急腹症的中药新药。学科医疗、教学和科研的总体水平在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普通外科开展的特色项目主要有: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三镜联合”微创治疗各类胆石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肝胆胰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炎性急腹症;胃肠道、甲状腺肿瘤和各种腹部疝的外科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体表肿块的日间手术治疗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龙华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龙华总院专家短期停诊信息方东行:11月1日起周六专家停龚雨萍:2015年起周四下午不看付金荣:2015年1.8起周二上午改周四上午陈晓云:2015年1月17日起停半年倪伟:1.24李靖阳:2015年2.7、2.14殷军希:2015年1月起停诊周蕾: 1.27、2月份停诊徐莲薇:2.1顾军花:1.23沈伟:2015年2.4宋瑜:2.10、2.14杨金坤:1.26、1.28程亦勤:2.3邬学群:1.27葛芳芳:2.9李靖阳:1.24、2.7、2.14沈伟:2.4郑展:2.25殷立新:1.26刘堂义:1.24汪泳涛:1.23茅建春:2.11苏励:1.30杨泽琴:2.17、2.24李晨光:1.30刘胜:2.1孙平:1.27、2.3、2.4、2.25顾耘:2.9高尚璞:2.5、2.6许阳贤:2.3刘堂义:2.7、2.14汪泳涛:2.13、2.27王琛:2.3沈克平:3.17袁建业:3.19、3.26赵海音:1.26贯剑:2.1蔡骏:2.3下午改上午陈红凤:2.2王臻楠:2.27陈锦黎:2.26胡志俊:1.26龙华总院专家长期停诊信息肖臻、史竞懿:长停潘云华:长停袁颖:2014年5.1起停一年乔根宝:长停周佩青:长停王佑华、王国印、夏子煌、刘铭升长停陈妙善:2014年8.1起长停顾一蕾:停2014年8月起:季光、陆雄、王健专家取消改看特需门诊2014年8月起:张帆周四上午、金亚明周六上午、刘铁新周六上午、张龙英周六上午取消专家门诊,改看特需门诊。刘慰祖周三下午专家门诊暂停。胡兵:2014年8.1起停一年。游捷:2014.9月起离院不看了。吴继:2014年8月份起停周一心:2014年9月起长停。陈凤鸣:2014年11月起取消专家门诊陈兴元:2014年11月起停,恢复等通知方东行:2014年11月起取消专家门诊张辉:2014年12.22-2015年1.23安红梅:2015年2.14-3.14陆萍:2015年1月至3月停诊殷军希:2015年1月停诊王菊勇:2015年2月起周一上午取消改特需陈晓云:2015.1.17起停半年。分院专家及科室停诊信息钱雪华特需门诊1月23日上午停诊。张波内科专家门诊2月26日下午停诊。阮雯洁眼科专家门诊1月27日上午停诊。乔根宝特需门诊2月11日、25日停诊。王中奇肿瘤科专家门诊1月24日上午停诊。华英兰特需门诊1月23日停诊。2月5日的矽肺门诊临时调在2月4日上午门诊。叶飞儿科专家门诊1月27日下午停诊。万青峰内科专家门诊1月24日停诊。肾病科普通门诊、糖尿病肾病门诊自1月20日起每周二全天停诊。张晖肿瘤科专家门诊1月28日上午停诊。陈晓云内科专家门诊1月15日至7月7日停诊。付金荣特需门诊1月10日起每周六上午停诊。吴鸿洲特需门诊2月14日至3月7日停诊。陈以平特需门诊2月5日起每周四上午(隔周)门诊。肾病科普通门诊自2015年1月5日起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陈妙善特需门诊1月8日起每周四下午停诊。刘胜特需门诊2015年1月7日起由每周三下午改为每周三上午在专家12号诊室门诊。张晖肿瘤科专家门诊12月22日至2015年1月24日停诊。钟家宝特需门诊自2015年1月2日起停诊。李明飞眼科专家门诊自2015年1月2日起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膝盖摔破皮化脓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膝盖摔破皮化脓可通过清洁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膝盖摔破皮化脓通常由细菌感染、伤口处理不当、免疫力低下、局部受压摩擦、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溶液冲洗伤口,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每日重复进行2-3次,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可能延缓愈合。清洁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防止二次污染。家长需注意儿童伤口不可抓挠。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膏。这些药物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涂抹前需先清洁创面,薄层均匀涂抹。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糖尿病患者使用需加强血糖监测。 3、口服药物 感染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克拉霉素片等抗生素。这些药物可治疗由链球菌等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全程治疗。老年患者用药需调整剂量。 4、物理治疗 采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每次照射15-20分钟,每日1-2次。照射时保持适当间距,避免烫伤。紫外线照射可辅助杀菌,但需专业人员操作。治疗期间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5、手术治疗 形成较大脓肿时需行切开引流术,清除脓腔并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至创面清洁。深部感染可能需清创术去除坏死组织。糖尿病患者术后需严格控制血糖。所有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日常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出现发热、红肿扩散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特别关注伤口愈合情况。恢复期间避免游泳等接触污染水源的活动。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