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老年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老年科(干部保健科)现有干部保健床位35张,另开设干部保健门诊和普通老年科门诊,门诊量达3500余人/月。目前承担近500名干部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我们的准则是“干保工作无小事,竭诚为老干部们服务”。

老年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研究生导师1名,博士1名,硕士3名。自1979年本院在上海首先成立中医老年病专科以来,老年科共承担国家、部、市级科研课题近30项。其中有8项获国家、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并有2项新药成功进行成果转让。

老年科主要病种涉及中风、动脉硬化、眩晕症、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更年期综合症、代谢综合症、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骨质疏松症、消化系统疾病等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虚损的中医调理。本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疾病,在运用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方法的同时,坚持中医特色,注意发挥中医在治疗老年病方面的优势。老年人具有多脏器功能减退的特点,常常数病同现,在诊治上往往出现矛盾。而中医强调整体观,治病必求于本,尤其适合老年病的防治,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老年科医疗特色: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老中医工作室工作,以以下方面疾病为主攻方向,并形成科室的特色:1、从心脑血管病早期病变和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入手,开展一系列研究,探索从根本上阻断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突破目前治疗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应用活血化痰、软坚通利的框框,开展科室协定方软脉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在斑块消退上已获成功,而被同行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的开拓性成果。

2、从老年认知功能减退入手,对调心、补肾、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进行临床实践和研究。以往多项相关课题已获得国家、部、市级科技进步奖。

3、从老年人多脏器功能衰退入手,开展慢性虚损的中医调理。根据中医衰老的“精血衰耗”机制,提出补肾填精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并在此理论指导下研制出“还精煎”等系列有效复方,并已成功进行成果转让。

4、针对老年患者多种疾病引起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发挥中医优势进行功能康复,大力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穴位敷贴、理疗、中药熏洗、有氧保健功等外治疗法提高疗效并形成科室特色。

5、总结以往临床经验,形成近十张老年科协定方,内容涉及动脉硬化、中风、眩晕、冠心病、慢支、熏洗外用等。在不断开展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并开展新药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龙华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龙华总院专家短期停诊信息方东行:11月1日起周六专家停龚雨萍:2015年起周四下午不看付金荣:2015年1.8起周二上午改周四上午陈晓云:2015年1月17日起停半年倪伟:1.24李靖阳:2015年2.7、2.14殷军希:2015年1月起停诊周蕾: 1.27、2月份停诊徐莲薇:2.1顾军花:1.23沈伟:2015年2.4宋瑜:2.10、2.14杨金坤:1.26、1.28程亦勤:2.3邬学群:1.27葛芳芳:2.9李靖阳:1.24、2.7、2.14沈伟:2.4郑展:2.25殷立新:1.26刘堂义:1.24汪泳涛:1.23茅建春:2.11苏励:1.30杨泽琴:2.17、2.24李晨光:1.30刘胜:2.1孙平:1.27、2.3、2.4、2.25顾耘:2.9高尚璞:2.5、2.6许阳贤:2.3刘堂义:2.7、2.14汪泳涛:2.13、2.27王琛:2.3沈克平:3.17袁建业:3.19、3.26赵海音:1.26贯剑:2.1蔡骏:2.3下午改上午陈红凤:2.2王臻楠:2.27陈锦黎:2.26胡志俊:1.26龙华总院专家长期停诊信息肖臻、史竞懿:长停潘云华:长停袁颖:2014年5.1起停一年乔根宝:长停周佩青:长停王佑华、王国印、夏子煌、刘铭升长停陈妙善:2014年8.1起长停顾一蕾:停2014年8月起:季光、陆雄、王健专家取消改看特需门诊2014年8月起:张帆周四上午、金亚明周六上午、刘铁新周六上午、张龙英周六上午取消专家门诊,改看特需门诊。刘慰祖周三下午专家门诊暂停。胡兵:2014年8.1起停一年。游捷:2014.9月起离院不看了。吴继:2014年8月份起停周一心:2014年9月起长停。陈凤鸣:2014年11月起取消专家门诊陈兴元:2014年11月起停,恢复等通知方东行:2014年11月起取消专家门诊张辉:2014年12.22-2015年1.23安红梅:2015年2.14-3.14陆萍:2015年1月至3月停诊殷军希:2015年1月停诊王菊勇:2015年2月起周一上午取消改特需陈晓云:2015.1.17起停半年。分院专家及科室停诊信息钱雪华特需门诊1月23日上午停诊。张波内科专家门诊2月26日下午停诊。阮雯洁眼科专家门诊1月27日上午停诊。乔根宝特需门诊2月11日、25日停诊。王中奇肿瘤科专家门诊1月24日上午停诊。华英兰特需门诊1月23日停诊。2月5日的矽肺门诊临时调在2月4日上午门诊。叶飞儿科专家门诊1月27日下午停诊。万青峰内科专家门诊1月24日停诊。肾病科普通门诊、糖尿病肾病门诊自1月20日起每周二全天停诊。张晖肿瘤科专家门诊1月28日上午停诊。陈晓云内科专家门诊1月15日至7月7日停诊。付金荣特需门诊1月10日起每周六上午停诊。吴鸿洲特需门诊2月14日至3月7日停诊。陈以平特需门诊2月5日起每周四上午(隔周)门诊。肾病科普通门诊自2015年1月5日起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陈妙善特需门诊1月8日起每周四下午停诊。刘胜特需门诊2015年1月7日起由每周三下午改为每周三上午在专家12号诊室门诊。张晖肿瘤科专家门诊12月22日至2015年1月24日停诊。钟家宝特需门诊自2015年1月2日起停诊。李明飞眼科专家门诊自2015年1月2日起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