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建科于2000年,目前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1名,其中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3名。拥有专业护理队伍。病房床位22/38张、设专科门诊、糖尿病教育中心,医疗水平及服务意识在日照市病人中享有良好信誉。专业成立以来,科学规范化管理了内分泌代谢常见病、多发病。经治糖尿病良好控制率、Graves病近期缓解率及远期治愈率、内分泌代谢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均达同级医院先进水平。糖尿病胰岛素多种模式的强化治疗、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综合处理、重症Graves眼病治疗、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重度甲旁减的替代纠正治疗、痛风序贯治疗、甲状腺介入治疗均获得良好疗效。2004年率先在我市开展胰岛素泵治疗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模式。以专业医学博士为技术核心的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填补我市空白。积极参与内分泌实验室的新项目设立及质控,使糖尿病从病因、并发症筛查到控制状况全面评估形成了完整的实验室体系,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及性腺激素检查项目建立健全。多项功能试验获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奖项。2000年建立我市第一个糖尿病教育中心,十年百余场互动式糖尿病教育活动使数万名病友受益。教学团队连续5年圆满完成济宁医学院教学任务,多次获教学工作优秀组织奖、优秀教师奖。每年主办市级专业学术活动,受到同行好评。
  内分泌科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余项,在国家、省级医学杂志及专业论文汇编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著作10余部。临床技能比赛、医疗文书综合评价排名多次获奖,多人次荣立三等功。曾被评为院级先进科室,已被验收成为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科主任两度荣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获山东医师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老年人心房扑动的症状
郝盼盼
回答: 老年人心房扑动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晕、晕厥或心力衰竭。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心房异位心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并及时干预。 1、心悸 心悸是心房扑动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有力,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感。这与心房率高达250-350次/分、心室率常为150次/分有关。部分患者可准确描述心跳节律整齐但异常快速。症状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加重,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持续存在。建议老年患者发作时立即静坐休息,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并尽快就医进行心电图检查。 2、胸闷 胸闷多因快速心室率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表现为胸前区压迫感或紧缩感,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老年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房扑动会加重心肌缺血。部分患者误以为是心绞痛发作,但胸闷持续时间通常较长且硝酸甘油缓解效果有限。建议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气短乏力 持续心房扑动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导致活动耐力下降。患者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日常家务劳动受限,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长期未治疗者可进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建议监测日常活动耐量变化,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 4、头晕晕厥 当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或传导比例变化时,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患者表现为突发黑朦、站立不稳,严重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这种情况提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医疗干预。建议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外出时应有家属陪同,可考虑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心室率。 5、心力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心房扑动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表现为下肢水肿、夜间阵咳、端坐呼吸等右心衰症状。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瓣膜病时风险更高。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除抗心律失常治疗外,可能需联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老年人心房扑动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诱发因素。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竞技性运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征和持续时间,复诊时携带动态心电图报告供医生参考。若出现持续心悸超过30分钟或伴随胸痛、意识障碍,需立即呼叫急救。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