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肝胆外科成立于2004年7月,是日照市唯一的肝胆外科专科,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年门诊4000余人次,年住院500余人次,手术量350余台次。肝胆外科以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良恶性肿瘤(如肝癌、高位胆管癌、胰头癌)、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等疾病及微创外科为特色,涵盖了肝、胆、胰、脾等脏器的常见病、疑难危重症的治疗,对阻塞性黄疸、胆管及胰腺癌的治疗,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抢救,巨大腹膜后肿瘤的切除,以及一些重度肝挫裂伤的手术抢救治疗,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科还设有内镜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使肝胆胰疾病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已经成为全市最大肝胆胰脾疾病外科诊治中心。近年来同兄弟科室相互合作,在肝癌的治疗上以根治性切除为主辅助放射介入、区域灌注化疗、无水酒精注射、射频消融治疗、高温固化等综合治疗措施,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使肝癌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2005年7月,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起,完成了日照市首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市医院从临床到护理、从麻醉技术到检验、影像技术等整体水平的提高,标志着市医院已具备向更高目标冲刺的势力。
  肝胆外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培养和拥有了一批肝胆外科人才,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严谨、扎实的医疗作风。目前肝胆外科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名,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多次派送年轻医师去上级医院学习,拥有了一批基础好、技术精湛、年富力强的临床、科研队伍。肝胆外科自成立来,始终是重要的临床带教科室,担任着济宁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工作,科室有多名医师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科研方面,截至目前,肝胆外科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6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5篇,科研成果3项,获市级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2部。虽然建科只有短短5年,肝胆外科每位医护人员,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呵护好这棵幼苗,以最好的医疗技术,最优质的服务和最高尚的医德为全市人民的健康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老年人心房扑动的症状
郝盼盼
回答: 老年人心房扑动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晕、晕厥或心力衰竭。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心房异位心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并及时干预。 1、心悸 心悸是心房扑动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有力,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感。这与心房率高达250-350次/分、心室率常为150次/分有关。部分患者可准确描述心跳节律整齐但异常快速。症状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加重,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持续存在。建议老年患者发作时立即静坐休息,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并尽快就医进行心电图检查。 2、胸闷 胸闷多因快速心室率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表现为胸前区压迫感或紧缩感,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老年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房扑动会加重心肌缺血。部分患者误以为是心绞痛发作,但胸闷持续时间通常较长且硝酸甘油缓解效果有限。建议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气短乏力 持续心房扑动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导致活动耐力下降。患者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日常家务劳动受限,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长期未治疗者可进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建议监测日常活动耐量变化,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 4、头晕晕厥 当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或传导比例变化时,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患者表现为突发黑朦、站立不稳,严重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这种情况提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医疗干预。建议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外出时应有家属陪同,可考虑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心室率。 5、心力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心房扑动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表现为下肢水肿、夜间阵咳、端坐呼吸等右心衰症状。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瓣膜病时风险更高。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除抗心律失常治疗外,可能需联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老年人心房扑动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诱发因素。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竞技性运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征和持续时间,复诊时携带动态心电图报告供医生参考。若出现持续心悸超过30分钟或伴随胸痛、意识障碍,需立即呼叫急救。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