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科成立于1995年,由省内知名小儿呼吸专家、中青年骨干医师及精湛的护理队伍组成。对于肺炎、哮喘、胸膜炎、肺不张、肺脓肿、气胸、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等多种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科在多年的诊疗工作中,对于重症肺炎、迁延性及慢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具有相当的诊治水平。开展了诱导痰技术进行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原学检测,使我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愈率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关研究结果已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呼吸科针对儿童哮喘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设立了哮喘门诊(门诊量1500人/年左右),配有肺功能检查仪、激发仪,可进行肺功能检测,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儿童哮喘的诊断、治疗、教育管理及哮喘防治知识的工作,推广了2006年哮喘诊治的国际GINA方案,使我省的儿童哮喘诊治工作与国际接轨。最新引进一台德国JAEGER肺功能仪,该仪器可进行肺容量与通气功能检查和脉冲震荡法(IOS)检查。临床用于儿童哮喘的诊断和疗效评价,重症肺炎,肺不张,胸科手术前后肺功能监测等,是我省目前唯一一台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肺功能检查的仪器,填补了我省之前不能检测2-7岁儿童肺功能的空白,为该年龄段儿童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呼吸科已成为全省小儿呼吸病诊疗及救治中心,下一步力争华北地区领先,全体医护人员将竭尽所能,为这一新目标努力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人大周然副主任一行在省儿童医院调研

8月6日,省人大副主任周然,带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杨波,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保工委主任施联秀,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姚芝楼,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宋新柱,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梁权,省人大代表、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霍晓琴等一行十六人,在省卫计委副主任梁明虎的陪同下,在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对医保工作进行了调研。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院长白继庚、党委书记范双民、党委副书记郭大民、副院长刘志平、秦桂秀、马兰、李润森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 白继庚院长在详细汇报了该院的医保工作情况后,陪同参加调研的各位领导视察了心外科病区,与科主任、医护人员进行了交谈,看望了手术后的先心病患儿,并向家长征求了意见。各位领导对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全体员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对救治全省先心病患儿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调研结束时,各位领导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驻地记者 董奇光   1、汇报会   2、周然副主任听取汇报   3、梁明虎副主任讲话   4、白继庚院长汇报   5、周然副主任与心外科主任陈瑞交谈   6、各位领导看望手术后的先心病患儿   7、周然副主任在重症监护室听取汇报   8、周然副主任与范双民书记交谈   9、各位领导合影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手指倒刺拔掉了肿了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手指倒刺拔掉后肿胀可通过消毒处理、外用药物、避免刺激、观察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手指倒刺拔除不当可能导致局部感染或损伤,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等症状。 1、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溶液或75%医用酒精对肿胀部位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时避免用力挤压伤口,防止细菌侵入深层组织。若存在明显创面,可覆盖无菌纱布保护。 2、外用药物 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这些药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用药前需清洁双手,保持患处干燥。 3、避免刺激 肿胀期间避免接触洗涤剂、化妆品等化学物质,减少手部活动频率。进行家务时建议佩戴防水手套,防止水分渗透导致皮肤浸渍。夜间睡眠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4、观察变化 每日监测肿胀范围、疼痛程度及皮肤温度变化。若出现化脓、搏动性疼痛或红色放射状条纹,提示可能发展为甲沟炎或淋巴管炎。体温超过38℃需警惕全身性感染。 5、及时就医 居家护理3天后无改善或持续加重时,应至皮肤科或普外科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头孢克洛分散片、阿奇霉素颗粒等口服抗生素,严重脓肿需行切开引流术。 日常应保持手部皮肤湿润,洗手后及时涂抹含尿素或维生素E的护手霜。处理倒刺时需用消毒剪刀齐根剪除,禁止强行撕扯。饮食中增加鸡蛋、深海鱼类等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皮肤屏障修复。若既往有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病史,出现倒刺相关感染应第一时间就医。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