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神经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以心血管病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主要收治各类脑血管疾病,兼治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诊治:1、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神志不清,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利,视物模糊,行走不稳,饮水呛咳等。2、脑供血不足:眩晕,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3、痴呆、癫痫: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抽搐等。4、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等):动作迟缓,肢体震颤,行走困难,不自主运动,舞蹈样症状等。5、周围神经疾病:闭目不能,口眼歪斜,流涎,面部及肢体麻木、疼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6、其它:抑郁、焦虑、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颈、腰椎病等。
  神经内科拥有脑功能治疗仪、上下肢主动、被动训练仪、语言吞咽障碍治疗仪、直立床、平衡杠等多种康复设备及专业康复人员,为卒中患者提供药物、康复于一体的规范化治疗,减少了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的预防:
  1、开展缺血性卒中的早期筛查及防控工作,对脑血管病的主要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颈动脉硬化等进行早期干预,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或复发。
  2、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病房在新建住院大楼九层,病房整洁、宽敞、生活设施齐全。科室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构成三级医疗梯队,所有人员均具有硕士学位。医护人员既有心血管病的基础又有神经内科专业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还聘请省内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定期查房,从而更好地保证医疗质量。神经内科的特色是:以心血管病为基础,防控结合,积极治疗脑血管病。神经内科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脏康复护理论坛”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脏康复护理论坛” 7月19日,由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主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山西省心脏康复护理论坛·心脏康复护理培训班”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骨干等5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针对心脏康复的新进展、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心脏康复的运动训练、心血管疾病的营养咨询、心血管疾病的社会心理干预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本次培训内容新颖,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从护理专业角度共同探讨关于心脏康复这一主题,培训结束后,广大学员实地参观了我院心脏康复科。 本次培训班也得到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山西省护理学会社区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本次培训班的举办为我省心脏康复工作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对我省心脏康复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交流,建立了全新的心脏康复理念,开阔了思路,借鉴了经验,为今后更好的从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得到了广大学员一致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