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急诊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位于医院东侧,目前医疗区面积约500平方米,急救室面积约200平方米。设有分诊室、监护抢救室、观察室,治疗室等。拥有心电监护、血压监测仪,心脏临时起搏仪、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等先进仪器。全科15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急症抢救服务。监护型心脏急救专用急救车(备有氧气、心电、血压监护仪、除颤仪、喉镜。急救药品等)提供院前急救服务,把及时专业的救治送到发病现场、并安全转运病人。
  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医疗服务的准则,时时处处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努力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病人对服务便捷性、人性化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开展“亲情化”、“人性化”服务。还要强化减负意识,进行换位思考,替患者算账,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
  急诊科建立数年来年为数万名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急危重心脏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安全转运率均达到90%以上。科室正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急诊科建设的有关规定完善设置及设施,加强学科建设,在继续强化心脏急救专业,提高救治水平,并逐步开展相关专业的急症救治,建设“大急诊”,向全科型急救方向发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脏康复护理论坛”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脏康复护理论坛” 7月19日,由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主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山西省心脏康复护理论坛·心脏康复护理培训班”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骨干等5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针对心脏康复的新进展、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心脏康复的运动训练、心血管疾病的营养咨询、心血管疾病的社会心理干预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本次培训内容新颖,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从护理专业角度共同探讨关于心脏康复这一主题,培训结束后,广大学员实地参观了我院心脏康复科。 本次培训班也得到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山西省护理学会社区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本次培训班的举办为我省心脏康复工作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对我省心脏康复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交流,建立了全新的心脏康复理念,开阔了思路,借鉴了经验,为今后更好的从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得到了广大学员一致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