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医和平医院

呼吸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呼吸内科源于原大内科呼吸专业,1992年独立成为三级学科。发展至今,已成为本地区和省内具有影响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专业素质的临床科室。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8名,包括医师13名,护士25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3名。科室建有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多导睡眠室、血气分析室等专科临床实验室,拥有德国耶格肺功能仪、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富士EB-270S电子支气管镜、多导睡眠监测仪、血气分析仪以及多台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等先进设备。科室编制床位60张,实际开发床位90张,年收治患者2100余例,年门诊量达18000余人次,年支气管镜检查达500余人次。

呼吸内科以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主要包括气管、支气管、肺、纵隔及胸膜等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肺部肿瘤、急慢性呼吸衰竭、各种原因的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肺血栓栓塞症、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气胸、全身疾病引起的肺损害以及各种呼吸系统疑难病症。

急危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救治是呼吸内科的优势,科室设有重症监护病床15张,有独立的中心监护室,年收治重症患者600余例,救治成功率95%以上,尤其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逐渐创立了自己的特色,制定出一套成熟的诊疗规范,以技术优势创建了自身的品牌;

呼吸科现为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可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除培养呼吸专业医学研究生外,承担着医学院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尤其在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方面,科室设专人长期研究和从事技能培训,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技能过硬的实用型的临床专业人才。呼吸科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指定科室,制定有完整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案,每年为院内、院外培养多名合格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进修医师,由于教学工作突出,涌现出多名优秀教师。

科研方面呼吸科亦有较好的工作积累,近年来以支气管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不明原因肺炎、肺血流动力学改变、机械通气等为主攻研究方向,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肝胆病杂志》等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参编教材4部。学科带头人李建钦,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学科带头人王建英,中青年骨干医师吕敏、穆林主要致力于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肺癌的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阶梯式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等研究;其他医师均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

呼吸科热衷于公益事业,在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全体医务人员始终站在防治疾病的最前沿。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肺炎、甲型流感、禽流感等极大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防治中,科室医务人员一次次经受严峻挑战,在与病魔作斗争和面临个人安危的考验过程中,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疾病的防治作出过巨大贡献,多人因工作成绩突出被省委、省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记功和表彰。

目前呼吸科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合理人才梯队建设的优秀团队,具备了在呼吸领域里参与技术竞争的综合实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长治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部成立

  7月26日,长治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部成立暨长治市医师协会第二届神经外科分会学术会在清华宾馆举行。长治市政协副主席、我院院长魏武,长治市卫生局副局长侯宝庆,我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宋志斌,长治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王玉华,长治市卫生局医科所副所长张馨等出席。 王玉华宣布长治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部组成人员名单,并颁发聘书,宋志斌当选为主任委员,我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李旭光当选为副主任委员。侯宝庆为长治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部授牌,我院成为质控部依托设置单位。 新当选的长治市神经外科质控部主任委员宋志斌作了表态发言。他说,和平医院成为质控部依托设置单位,意味着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将担负起长治市神经外科专业发展的领军角色。这是长治市卫生局对和平医院的信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侯宝庆代表长治市卫生局对神经外科质控部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希望神经外科质控部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有关方针政策、技术规范、诊疗常规与标准,拟定长治市神经外科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和质量信息体系以及实施方案,做好长治市神经外科医疗质量的分析与评价,进一步推进长治市神经外科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神经外科是我院的重点发展学科,成立于1980年,是我省继山西医科大一院和山西省人民医院之后第三个成立的神经科专科,现已成为当地神经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几年在脑血管疾病、颅底疾病、脑深部肿瘤、椎管内病变、神经创伤、功能神经外科等亚专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重型颅脑损伤、高颈段脊髓内肿瘤、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有独到的创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长治市神经外科质控部成立大会后,举行了长治市医师协会第二届神经外科学术会,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副院长宋志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任新亮、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于辉分别作了《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损伤控制理念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等学术讲座。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