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医院

神经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卒中单元对脑血管是唯一具有显著疗效的管理模式。

我院卒中病房是国内第一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第三代卒中病房。其建设始终以国际一流水准为目标,整体卒中病房设计由美国著名的ROCKWELL Foundation所属神经精神中心完成。同进聘请具有海外技术背景、拥有国外卒中病房设计实施经验的专业咨询机构全程咨询与指导。完成了多学科团队的组建与培训;各学科临床指南的制定和整合;卒中多学科临床的一体化规划;卒中治疗流程的重组;24小时多学科治疗跟进表的设计;卒中病房整体运行高度方案的准备;配合指南需要的七大专门性单元的构筑及相关设备的系统配置和功能性分区等十二项工作。更重要的是结合传统中医药的针灸按摩治疗,使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得到了革新和完善。通过全员化、全过程、全空间、全手段的“4A体系”全新的脑血管管理模式渗透于卒中单元的个个细微之处。用爱心、细心、耐心、孝心为老年人营造温馨康复家园。

医疗上除按三级查房制管理外,还实行卒中小组制,形成卒中组长负责制,病人入院后由卒中小组进行评测,按卒中指南制定诊疗方案;此外卒中单元还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将护士与护士一体化管理 ,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四级管理,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如今,北京老年医院卒中单元的工作方式 和显著效果在国内已引起了不同凡响,多批外省市医院的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

4A体系介绍:

全员参与:所有可能与患者发生任何联系的医疗人员均参与治疗。包括:临床工程师、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医师、护士(专业及助理)、健康教育及营养师,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及介入治疗医师,病人家属及防护等任何进入的人员。

全过程干预:卒中病房能对患者住院全过程所有埋单施加因子的积极影响。包括:医疗处理过程、系统护理过程、物理治疗过程、日常生活活动过程、认知过程、社会化过程、休息睡眠过程等。

全空间渗透:游踪病房能使整个病区范围内每一寸空间均成为卒中患者治疗的有效因子。利用各项病房、治疗室、分区走廊、盥洗间、健康教室、社会化训练室、护士工作站及病区空间内的氖设施和颜色,都赋予了治疗功能。

全手段治疗:卒中病房全面整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心理治疗、社会化治疗、环境因子(声音、色彩等)治疗等各种治疗手段,为卒中患者提供“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现代医学模式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领导中秋节前看望慰问援疆干部家属

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9月5日上午,我院党委田喜慧书记、张翠香副书记和工会杨爱民主席,以及党办副主任张良一行4人来到我院援疆干部尚跃宏家中看望其家属,并为他们送上医院的关心和节日的祝福。 我院麻醉科尚跃宏同志作为市卫生系统第八批援疆干部,自今年2月起赴新疆和田市北京医院开始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半年多来,她克服远离家人的不适和当地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等困难,很快的适应环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昂的斗志和强烈的使命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援疆工作中,树立了援疆人员的良好形象。 在尚跃宏的家中,医院领导向尚跃宏的家人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对援疆干部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同时详细询问了援疆干部家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并送上了节日慰问品。尚跃宏的家人表示,会以大局为重,一如既往地支持家人参加援疆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与培养。(党办供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人会不能入睡?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人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功能,但也常伴随睡眠障碍。 帕金森病人入睡困难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当多巴胺水平降低时,可能导致睡眠节律紊乱。部分帕金森病人会出现夜间运动症状加重,如震颤、肌肉僵硬等,这些症状会直接影响入睡。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也会干扰睡眠。部分病人还可能出现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表现为夜间喊叫、肢体活动等异常行为,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少数帕金森病人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导致失眠。部分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引起失眠等不良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帕金森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如路易体痴呆时,睡眠障碍可能更为严重。这些病人可能出现昼夜节律完全紊乱,白天过度嗜睡而夜间无法入睡。 帕金森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包括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等。对于严重的睡眠障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调整帕金森病用药方案或开具助眠药物。同时,适当的光照治疗和放松训练也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家属应关注病人的睡眠状况,必要时协助记录睡眠日记,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