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二五二医院

儿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暂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新生儿长鹅口疮怎么办
周小凤
回答: 新生儿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喂养方式、局部用药、补充益生菌、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拒食、哭闹等症状。 1、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擦拭新生儿口腔黏膜,每日重复进行2-3次。注意避免用力过度损伤黏膜,哺乳前后需清洁母亲乳头或奶瓶奶嘴。白色念珠菌在酸性环境中易繁殖,碱性溶液有助于抑制真菌生长。 2、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者需排查母亲是否存在乳头真菌感染,必要时同步治疗。人工喂养应严格消毒奶具,煮沸时间超过15分钟。喂养间隔适当延长,避免口腔残留奶液成为真菌培养基。可暂时改用小勺喂水减少黏膜摩擦刺激。 3、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每次喂养后涂抹口腔患处。克霉唑口腔药膜可剪成小片贴敷于溃疡面。碳酸氢钠溶液需按1%-2%浓度配制,避免浓度过高灼伤口腔。用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确保药物充分接触病灶。 4、补充益生菌 选择婴幼儿专用益生菌粉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每日1次用温水冲服。益生菌能竞争性抑制白色念珠菌定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哺乳母亲可同步补充益生菌,通过乳汁传递活性菌株增强新生儿免疫力。 5、就医治疗 若斑块扩散至咽喉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儿科就诊。顽固性感染可能需口服氟康唑颗粒,严重者需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免疫缺陷患儿应排查基础疾病,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口腔菌群检测,避免复发或继发细菌感染。 日常需注意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与进食量,避免强行擦拭导致黏膜出血。母亲饮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哺乳前清洁双手及乳房。所有接触口腔的物品需每日消毒,治愈后继续护理1周防止复发。若3日内无改善或出现拒奶脱水,须立即复诊评估。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